邊軍的餉銀,還有馬上就要進行的,滅國安南的大戰,戶部最近花錢如流水啊。
光是從江南運送去云南的糧草,那都是天文數字,花了不少銀錢。
“陛下,這筆錢有用。”
“也罷!”宏豐帝沒有堅持,最近他的確不缺錢。
陸幀有些憋屈,都不問問我的嗎
哎!內心嘆了口氣,趙清虎占據的銀錢,他想要拿,真的很困難,比從陛下的內庫拿銀子還困難。
“陛下,這國債的事情,總也要有一個負責之人。”陸幀道。
“國債,讓大淵皇家銀行負責就好。”趙清虎道。
這些金融方面的事情,直接讓皇家銀行負責,形成慣例后,為日后發行紙幣打基礎。
“陛下,微臣聽聞,百家之人,已經有入京的。”
右相在這個時候,突然提出了一件事情。
工匠院發布的百家召集令,已經過去將近三個月時間,終于引起了朝廷的關注。
百家之人,如墨家、道家、醫家、農家、陰陽家、明家等等,都有人入京了,而且還鬧出了一些動靜。
“此事工匠院在負責,朝廷無需直接出面。”宏豐帝道。
“陛下,皇朝尊崇儒學,以儒學為顯學,百家之人入京,勢必會動搖朝廷根基啊。”右相道。
“右相此言差矣,以儒學為尊、為顯,是朝廷需要,才有這個結果!如今,朝廷變了,學問之事自然也要變。”趙清虎開口了。
右相挑選他在的時候,提起這個,不就是向他發難嗎
都沖著自己來了,當仁不讓,趙清虎也會站出來。
“沿河縣伯此言大謬,千年儒學,豈是其他諸子百家所能替代”
“右相才是大謬,我也沒說讓其余諸子百家代替儒家朝廷所需,不是一家一言,而是百家興盛!”
“荒謬,百家興盛,思想混亂,如何能穩固人心,讓朝廷上下安寧,這是取亂之道。”
這一點上,右相可不打算讓步。
趙清虎弄出三問翰林,大大打擊了儒家的信譽。
如今又讓百家之人入京,根本就是要撼動儒家身為大淵皇朝官學的根基。
這是要挖他們讀書人的根啊,絕對不能忍。
“理不辯不明,儒學已經是千年顯學,可儒家帶給我炎黃大地的,是天下太平嗎既然辦不到,自然要退位讓賢!只一條,你們儒家鄙夷技術進步,視新技術為奇技淫巧,便不足以繼續擔任唯一官學!”
暫時不動你的科舉就不錯了,還在這叫囂。
到時候,把科舉給你改了,把儒家的經論地位下降,到時候讓你們哭都沒地方哭。
“圣人之道乃是治國之道,堂皇正道,與那些奇技淫巧,偏門心思自然不同。”
“兩位愛卿無需爭論,百家入工匠院,對技術革新,生產力發展有益處!儒家若是不服氣,可以同去工匠院,與百家之人辯論一番便是,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宏豐帝開口,不愿意在這件事情上讓右相為難趙清虎。
趙清虎又不是讀書人,你用儒門的微言大義來辯論,他如何是右相的對手。
儒家想要辯論,去工匠院找百家之人就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