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宏豐帝坐在龍椅上,揉著眉心,左相站了出來,“陛下無需憂心,好歹局勢穩住了,遼東、西北,都沒有出現大量流民,朝廷賑濟也算及時。”
宏豐帝點了點頭,“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宏豐豆、宏豐署也跟上了,秋收之后,今年能安穩度過。”右相也補了一句。
對著宏豐豆、宏豐署的收獲,損失最大的,是他們這些江南富戶。
特別是糧商,除了朝廷大量購入糧食外,老百姓對糧食的需求,大大下降。
這才鋪開多久啊,就出現了如此情況。
再有一兩年,宏豐豆、宏豐署這兩種高產糧種,進入千家萬戶,他們這些富戶的日子會更難過。
糧賤傷農,也會傷害他們這些大地主。
土地拋荒,朝廷有了新的律令,這可是重罪。
可以預見,一旦高產糧種大面積投入種植,大米、小麥這些細糧的價格會下降,就算是朝廷的托底價格,也會下調。
“哎!”
內心深處嘆了口氣,右相也沒辦法啊。
堂皇大勢之下,誰敢阻攔?這是真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啊!
宏豐帝揉了揉眉心,南北東西,好歹是穩住了局勢。
可依靠的是朝廷的大量投入,全國糧倉,各處都在虧空,是國庫在填補。
今年,先后已經填補進去五百萬兩白銀,幾乎抵消了上半年的國庫銀錢收入。
若不是國庫有幾個大頭收入支撐著,怕是早就堅持不住,陸幀要在金鑾殿上直接撞柱子了。
即便如此,這位新任戶部尚書,最近也是火藥桶,誰碰都要炸一炸。
“安南戰事如何?”
“陛下,鎮南王揮軍南下,水路并進,昨日剛剛傳回的戰報,已經連下三城,勢如破竹。”兵部尚書道。
“好,終于有一件喜事。”宏豐帝臉色稍緩。
滅國安南的戰事,朝廷也是花了大力氣的,前后砸進去數百萬兩銀子。
右相也帶著人出了大力氣,基本此次戰事的物資,都是從江南調配的。
“陛下安心,此次南征準備的糧草,足夠二十萬大軍,五十萬府兵一年之用,后續黔貴三省秋收后,又能補充一波。”
朝廷手中糧草還是很豐厚的,今年南方又是大面積豐收,整個大淵皇朝不缺糧食。
光靠銀子去購買糧食,那根本就無法支撐大戰,還是要依靠朝廷的稅糧。
左相一直保持沉默,不顯山不露水。
實際上,他們家已經有三百族人南下,而且,還帶動了一些其余的親近家族。
除了自家族人外,還有不少佃戶仆從,數千人的隊伍南下,準備去安南接受第一波好處。
相信,鎮南王對于這些人的到來,會十分歡迎,能幫著他管理已經打下的地盤。
這可不是朝廷派遣的光桿流官,而是一整套的,可以直接管理土地的人員系統。
不管是購入,還是佃種,左相已經下定決心,要把家族的一些重點,轉移到安南。
至于他們家的十幾萬畝土地,可惜大部分不在京城,否則就能掛在土地管理局出售掉。
這些,可都是燙手山芋啊。
之前他還上書,希望宏豐帝能把土地管理局的制度推廣出去,一箭三雕。
宏豐帝還在考量,百官對此也頗有微詞,贊成的人不多。
左相也是恨鐵不成鋼,這幫家伙,當真是要刀架在脖子上,才會有所醒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