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舉人年紀雖然不小,可猝然面對這種情況,還是亂了分寸啊。
入了小榜,總比沒有上榜要好啊。
就算是入了皇榜,進了殿試,最后一百多個進士,大部分的,也都是第五等的身份,是賜予同進士出身。
實際上,科舉說的,進士及第,乃是殿試后,皇榜一甲,尋常情況只有五個名額。
其中就包括一個狀元,一個榜眼,一個探花。
進士及第,是科舉第一甲,也是第一等的身份。
拿到了這個,若無意外,未來官途比旁人會走的安穩許多。
大家都是同進士,登上小榜就是同進士,有何不可?
兩年后再來,且不說,兩年時間成本,下一次科舉,中不中還是未知數。
到時候,算術推廣,怕是你們兩個連小榜都登不上,白白浪費了這一次機會。
舉人跟進士,絕對是有差別的。
雖說舉人也能從朝廷拿到一些供養,可多少都看地方官府的財政情況,尋常一年只有幾十兩銀子而已。
富裕一點的地方,類似江南,會多一些,一年也就是上百兩。
進士不一樣,這是朝廷有明文規定給予月俸的。
就算是不授予官職,朝廷也會養著,月俸就從戶部出。
這才是大淵皇朝,皇家給讀書人發放的,最堅挺的鐵飯碗。
趙清虎一番分析,最終卻沒給出答案。
他相信,兩人會認真考慮的。
這種機會,在趙清虎看來,不拿白不拿。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第二日,兩人一大早就去了貢院,回來的時候,各自拿著一個彩旗。
原本,這是報喜的人送上門的。
兩人登上小榜有了選擇后,就能享受皇榜的同等待遇,還一步通天,拿到了同進士身份。
相對應的,禮部會發出文書,
趙清虎大喜,大手一揮,家里面歡慶三日,同時拿出糧食,以三人的名義,去城外布施。
“老爺,您都落伍了,現如今城外施粥沒人干了,都是送糧食去救濟院。”
“救濟院?”
來到大淵皇朝,趙清虎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
大丫笑了,“爹,是婦女救助會建立的,負責收養鰥寡孤獨,京中富戶若是想施粥布施,往往都把糧食布匹送去救濟院。”
“原來如此!”
婦女救助會成立后,王皇后做了不少事情啊。
“老爺,如今京城外也沒了流民,連城中的乞丐都少了,所以施粥很少見。”
城外施粥,一般救濟對象就是流民、城外的乞丐。
沒了流民,施粥對象都沒了,自然沒有富戶出去施粥。
“那就送些錢財去救濟院,拿三萬兩出來。此外,拿出一些糧食,不去京城外了,就在西城,也不用施粥,直接免費發放就是,一人一斤,見者有份!”
“老爺,細糧嗎?”
“沒錯!”
老爺家里有錢有糧,竟然是大喜事,當然要多一些人來沾沾喜氣。
“爹,發放糧食的時候,要我去嗎?”五郎問道。
直接發糧食,一人一斤,還是細糧,見者有份。
不愧是他家老爹,就是豪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