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淵皇朝的老百姓,不管南北方,大米、小麥,是兩種最重要的主糧。
玉米跟小麥類似,老百姓接受程度高,可以理解。
“繼續研究吧。”
化肥,優質糧種,這是大淵皇朝農業發展所急需。
至于說機械農業,不提也罷。
工業化還是起步階段,蒸汽機才剛出來,機械農業,還在遙遠的百年,甚至是數百年后了。
“愛卿,玉米已經很不錯,一季畝產雖然只有三百斤,可生長周期短,留下的玉米秸稈也有用,兩季、甚至是三季加起來的畝產就十分驚人了。”宏豐帝在一旁,給了一句認可。
趙清虎點了點頭。
玉米這東西,生產周期的確短暫。
陽光日照好的地方,若是規劃得當,一年在旱地之中做到三熟,的確沒問題。
趙清虎敲了敲腦袋,仔細想了想,似乎山東的玉米就能一年三熟。
“爵爺,紅薯跟土豆畝產太高,種植一季耗費地力不小,便是有補肥,連續種植數年,怕是也會大大損耗土地肥力,難以抑制維持高產!如今有了玉米,加上花生、小麥等農作物,完全可以套種,或是輪種!”
趙清虎豎起了大拇指。
土地肥力的事情,是他之前沒有考慮到的。
土豆、紅薯的確耗損地力,需要大量補肥。
目前大淵皇朝的農業肥料水準,最好的就是他提供的堆肥、漚肥辦法,根本補不過來。
果然啊,自己雖然是穿越者腦袋,但是,許多事情都容易忽略。
一人之力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農學院的人,不愧是專門干這個的,這么快就注意到了這個。
不管如何,多了玉米這種可以當主糧的糧種,對于整個大淵皇朝來說都是喜事。
不出所料,全國各地上報的都是捷報。
百姓們對于玉米的接受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了高產的土豆跟紅薯。
反正事情就是挺玄幻的,趙清虎對此,也只能是順其自然。
三大高產糧種都提前進入了炎黃大地,趙清虎算是松了口氣。
來這一趟,沒白費。
好在出海的大范圍討論早就結束了,否則這玉米畝產報上來,趙清虎都感覺有些丟人。
這不對啊,他以前看的短視頻,還有小說都是騙人的?
玉米的畝產怎么會如此之低啊?
難道,都不是算玉米籽的,都是算上玉米芯的?
趙清虎腦海中突然蹦出來一個名詞,棒子面。
似乎,建國之初的棒子面,就是整個玉米一起打成粉的,傳說中的拉嗓子。
用上蒸汽機的動力,將整個玉米打成粉,也不是不可能。
回頭讓人去試試。
大淵皇朝目前就這條件,而且還處于小冰河期,任何一種糧食都是珍貴的。
棒子面雖然拉嗓子,但是能救人啊。
若是可以的話,趙清虎倒是可以讓朝廷的糧店,開始出售棒子面。
條件好的,也能生產一些玉米面。
腦海中大致有了想法后,趙清虎便去了蒸汽機的車間工坊,找到了墨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