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對比了賬目,趙清虎看向了陸幀。
“這賬目雖然有問題,江南六路的麻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怎么跑我這來了?”
按理來說,戶部發現了這個麻煩,不應該去門下省找兩位丞相商議嗎?
若是嫌麻煩,你堂堂戶部尚書,可以直接去暖身殿找宏豐帝討論這件事情啊。
沒理由,跑來我家啊。
“爵爺,這段時間您雖然在家避嫌,也不能什么事都不管啊。”
“怎么說?”
“那蒸汽汽車,在北方這天寒地凍的,冬日還真不好用,經常趴窩,還需要燒點煤炭讓機械暖起來后才好用,可江南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只要把水泥路修起來,跑的比馬車、牛車快多了。”
聽話聽音,趙清虎懂了。
陸幀的重點是水泥路。
京城偏北方,大淵皇朝出現的新鮮事物,毋庸置疑,肯定是以京城為中心朝著外面輻射的。
北方拿到了先發優勢,至于南方,特別是江南六路,一來朝廷的資源難以第一時間下達,
許多事情,在江南沒有鋪開,就跟這國有糧倉、國有糧店一樣。
水泥路,就是關鍵。
京城有了水泥路,京兆尹甚至第一時間上書朝廷,花了三百多萬兩,要改造整個直隸地區的官道。
除此之外,京城直通天津衛,還有通州碼頭的水泥路,修得又寬又好。
京滇官道、京遼官道,都已經開工。
大淵皇朝三十九路,除了江南六路,那一路巡撫沒有上書朝廷,想要朝廷調撥一些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讓他們好改善官道。
不說覆蓋全境,至少,府城這一個級別的,總要有一些吧?
便是剛剛納入版圖不久的安南路、熱河路,巡撫上任后,給朝廷的折子,就是請求支援的,建筑材料是關鍵。
這一對比,江南六路就特殊了,他們跟癩蛤蟆一樣,趴著就不動了。
陸幀沒辦法,便想著讓建筑公司,直接先把江南六路的水泥路規劃出來。
等朝廷打通了從京城,甚至都不用京城,只要打通了幾個屯兵地點到江南六路的水泥官道,可以做到通車,江南便能徹底老實。
陸幀這個想法,不得不說,是國策啊。
趙清虎聽了他的想法,也只能點頭認可。
“陸公是謀國之臣啊!”
“爵爺言重了,可不敢當啊!”
“陸公這是國策啊,理當上奏朝廷,想來陛下不會阻攔,諸位朝臣也難有話說。”
“爵爺此言不對。”
陸幀卻搖了搖頭,上奏朝廷,陛下也許會朱批同意。
但是一眾朝臣,卻不一定想要這個結果。
畢竟,江南多名仕,大淵皇朝大半個官場,甚至可以說一大半的官員,都是來自江南六路的。
不管是江南道,還是江南西道,都是文化薈萃之地,學風很盛。
改變江南六路,在許多人看來,是不樂見的。
他們是天然的保守派,不希望江南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