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能有三四成牧民改變生活方式,那草原就能徹底安定下來。
王三爺就是代表宏豐帝去草原執行這件事情的。
太子見他回來了,便知道草原上的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至少可以讓后續的文官接手。
“三舅,草原上的防御布局如何,不會有麻煩吧?”
“放心吧殿下,整個遼東還有十幾萬戍邊軍隊,而且,深入草原的也有軍屯的駐點,有二十多個,已經連接成片。而且,建筑公司也派人進入了草原,封凍后工程雖然停了,可來年春天化凍之后會繼續,有個一兩年時間,深入草原的寬敞水泥路就能鋪設完成。”
“好!”
有了路,事情就簡單了。
朝廷能快速進入草原,無疑加強了對草原的掌控。
金銀從天津衛出發,直奔京城,走的是寬敞、平坦的水泥官道,速度很快。
甚至,車隊內,還有三輛蒸汽汽車。
看的王三爺是嘖嘖稱奇,他在遼東雖然也看《大淵日報》,可看報紙跟見到實物,絕對是不一樣的體驗感。
好奇之下,王三爺還上了蒸汽車,走了一段距離,差點沒把老腰給顛簸折了。
難怪,運輸內的司機,全都是是二十出頭的幫小伙子,年紀大了,他扛不住啊。
老老實實回到自己的馬車,王三爺還不忘掀開車簾,看著前面緩慢行駛的蒸汽汽車,老臉上滿是感慨跟歡喜。
大淵皇朝掌握了如此偉岸之力量,未來一片光明。
京城內,朝廷也很快收到了來自倭國的戰報。
戰報雖然很重要,但是,無一例外,所有朝臣,不管文武,全都被戰報后面的捷報吸引了注意力。
朝堂上,陸幀感覺自己的腦袋嗡嗡的。
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是出現了幻聽。
宏豐帝當初要出兵倭國,有兩大理由。
其一,倭寇騷擾海疆,罪大惡極;其二就是宏豐帝下旨給倭國,倭國竟然沒給任何回復,蔑視天朝上邦的威儀,是可忍孰不可忍?
剛好,朝廷一片欣欣向榮,而且,國庫不缺錢不缺糧,太祖開國的兵峰強盛還保持著,朝臣們對于北王出兵倭國便也是聽之任之。
反正,國庫有錢有糧,加之兵強馬壯,皇帝想打誰就打誰唄,反正還能開疆拓土,青史留名。
誰能想到,北王竟然在倭國找到了金山銀山。
第一批戰利品,就大大超出了所有朝臣的預料。
五十萬兩黃金,三百萬兩白銀,加起來,價值八百萬兩啊。
戰報之內,還附贈了工匠院的估算。
那倭國的金山銀山,是真的不是假的。
以目前工匠院的采礦技術,開采百年都不會枯竭。
好家伙,一年的金銀出產,至少都是千萬級別。
這可比整個大淵皇朝所有金礦、銀礦加起來都不少啊。
雖說,大淵皇家銀行已經開始發行紙幣,而且,百姓們接受程度也很高。
可是,對外貿易,還是金銀為主力啊。
黃金白銀,誰會嫌棄?
不僅如此,工匠院對礦材的研究后,對金屬材料的加工應用,也發現了金銀的珍貴性,高可塑性。
也就是說,黃金、白銀,不僅僅是公認的價值高,在實用上,也價值不菲啊。
“陛下圣明啊!”
激動之下,陸幀心中即便是萬千言語,最后涌上喉頭只剩下這一句歌功頌德。
趙清虎接到消息后,也松了口氣,同時也挺開心的。
古往今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了這金山銀山,哪怕是滄海桑田,時移世易,中原皇朝對倭島的經營絕對不會少,一定會把倭奴死死踩在腳下,永世不讓他們翻身。
這一點,趙清虎對炎黃子孫有絕對的信心。
一旦認真做,軍事、文化快速同化,不出幾十年,怕是日照這個民族,會徹底成為歷史,不復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