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再不能臨陣討賊矣!
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悠悠蒼天,曷此其極?
彌留之際,尚書李福來到他的床前,細聲詢問:“丞相百年后,誰可任大事者?”
他又想到了李嚴。
他想:經過了這么多事,李嚴終究已經知錯。
一定抱著悔悟之心,等著我回來。
如果我還活著,一定會再給他一次機會。
可現在……
炎漢之火衰微,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他緩緩說出了蔣琬,費祎的名字,卻最終沒能說出李嚴的名字……
然而,他好懷念……
懷念最初那段和李嚴一起為興復漢室而守望相助的時光。
他想,李嚴知錯了,也一定會哭得淚流滿面吧……
……
“諸葛先生!”一句問候,將諸葛亮從思緒中一下子拉到現實。
問候他的人,正是李嚴。
眼前的李嚴三十余歲的年紀,精干睿智,面帶淺笑,三縷細須修剪得整齊精致,一看就是注重細節之人。
這和夢中的李嚴判若兩人。
此時,劉備已與劉琦公子走在了前面。
后面的人有認識的,也會互相寒暄幾句。
“哦,正方先生。”諸葛亮拱手回應,然后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兩人并肩走在劉備的后面。
“聽聞你于江北設八陣圖,大敗曹操,在下對先生的謀略和膽識深感折服!”
“過獎了,此役能勝,實乃主公用人得當,眾人齊心之故,亮不過是略施小計,何足掛齒?”
“能敗曹操,怎是小計?先生,智謀超群,日后還望先生多多指點。”
“先生治江陵有方,在下亦敬佩不已。”
短短幾句寒暄,便已相識。
李嚴很聰明,貌似想通過諸葛亮,多獲得在劉備面前表現的機會。
諸葛亮心中卻暗暗思忖:
李嚴者,有治州之能,終無立國遠見。
當謹慎用之,可堪大用,若賦予其過重權柄,恐重蹈覆轍。
劉備在劉琦的介紹下,終與江陵各名士相識見面。
其中雖有蔡瑁舊部,今也多如蒯越,棄暗投明,成為劉皇叔之擁躉。
而完成了應酬,交接了公事,已是下午,當回家看看了。
他走到了正在整理公文的諸葛亮旁邊。
“軍師……”
“主公,何事?”
劉備誠心邀請道:“我與軍師府邸相去未遠,今得歸江陵,軍師可愿移步寒舍一敘?”
“這……”
諸葛亮還不知道自己的府邸在哪里,是按劉備的意思,由糜竺安排。
見主公邀請自己往其住所一顧,諸葛亮心中又是一暖。
不過他又覺得不妥。
“主公,今日與家人久別重逢,亮貿然前往,恐叨擾主公闔家歡聚之樂。不如改日,待主公閑暇,亮再登門拜訪?”
劉備卻毅然決然:“不妥不妥,就在今日,只待半個時辰,然后我親送軍師回府。”
“這……”
諸葛亮為難之際,劉備竟拉住了諸葛亮的胳膊,興奮道:“軍師,請隨我去。”
“好,好吧……”
可走了兩步,劉備停住。
他第一次來江陵,也不知道自己的府邸建在何處。
好在劉封已于不遠處相侯,見到劉備快步上前:“父親,請允劉封送父親歸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