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用最快的速度和曹操講明了自己的看法。
他語氣急促,如金石相擊:“明公且聽!若沿江岸退卻,敵軍必以輕騎追殺,我軍倉皇之間逃脫不易?莫若乘單舟突入江心,沖開敵陣順流東下,與曹仁將軍會師方為上策。”
曹操聞言,亦心憂道:“羽通曉軍機,必已傳訊漢陽,若程普率軍截江,當如何處之?”
荀攸神色篤定:“即便如此,亦有一線生機。”
曹操見此戰況,長嘆一聲。
今之戰局,逆轉無望,唯有竭力保存實力,方能圖謀日后東山再起,此乃正途。
荀攸雖未識破諸葛亮之反燒奇策,然其早為曹操暗自籌謀出一條穩妥退路。曹操心中對此亦洞若觀火,當下即刻傳令,親率親兵與將校,朝東岸疾行而去。
彼時,蔡瑁正率軍與甘寧酣戰,漸落下風,勉強抵抗。
忽瞥見丞相率軍前來,頓覺此乃露臉之機,當即高聲大喊:“丞相,不可至此,此處有敵軍阻路!”
然,蔡瑁只顧后顧曹操有沒有看他,卻忽略甘寧已彎弓搭箭!
“噗!”
一箭之力,強悍如斯,竟穿透蔡瑁鎧甲,射入后心。
蔡瑁口吐鮮血撲倒在地。
甘寧縱聲狂笑,奔至近前,斬落蔡瑁首級。
曹操大驚,即刻命臧霸、朱靈二人阻截甘寧,而后率部沿著既定之路,繼續行進。
而此時,跟隨曹操的謀士中,卻有一人別有他想。
此人正是劉巴。
他當然也看出來了,此襄樊水戰,曹操已得大敗,斷無逆轉之理。
可卻又是誰致其大敗?
誰人言孫賁心懷異志、暗通敵軍,孫賁卻拼死力戰。
誰人言蔡瑁有覬覦歸荊、欲通舊主,蔡瑁卻力戰而死。
又是誰人未曾言及小心魏延,魏延卻背叛丞相,反燒自營。
在曹操看來,始作俑者非是旁人,乃是他劉巴也。
劉巴明白了,也傻住了。
從一開始,他就被諸葛亮利用了。
使其歸入曹營,非是為其聯絡蔡瑁,乃是將此不實之信息傳達曹操,以誘其誤判。
這是諸葛亮的奸計。
可問題是,曹操會怎么想?
他了解曹操。
那是一個梟雄,強主!
懷匡世之雄心,具安邦之能為。
亦狡詐奸邪,會為達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
若為其治下之民,按時輸納賦稅而謹守本分者,他必施仁政以護百姓安康;
若有抗逆不從、拼死抵抗者,他亦將屠城殺民以立威,使眾人知儆。
身為其帳下之臣,若能兢兢業業、光明磊落,則自當受重用,獲高官厚爵;
若自作聰明,暗加嘲誚,則必觸其雷霆之怒,遭誅殺而不恤。
在劉巴心中,曹操雖為人狡詐,卻并非惡主,只是太過務實,而于人多有偏見。
所以,才一心想來投奔。
本本分分做官,踏踏實實展露自己的才華。
今后必高官厚祿,光耀門楣。
可現在,還能如此么?
此一戰之敗,皆為己所誤,就算曹操知道,自己乃誠心投奔,乃中諸葛亮之奸計。
可當有一天逃歸本營,又會如何?
“若非子初,安能有此敗!”
為撫眾將失敗的情緒,曹操必會殺己而泄恨。
倒不是說自己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