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南方之地,只剩玄德公和劉季玉了。
但好歹,這一戰曹操好像并未完全奪下荊州之地。
劉協從曹操的只言片語中揣測著真實的戰報。
但也只是揣測,沒人會告訴他真實的軍情。
所幸,曹操這次回來并未針對于劉協,曹操的問了他幾句話,便離去處理自己的事了。
曹操在書房中,召見的第一個人就是荀彧。
曹操請讓他坐下。
荀彧躬身一禮,謹慎的坐在曹操的對面。
“文若,孤此次南征不順,損兵損將,卻未得寸土。幸得你叔侄,一于軍中為孤出謀,一于后方穩守,讓孤心安也。”
“丞相不必介懷,勝敗乃兵家常事。下官坐守許都,維系大漢危局之安,乃分內之事。”
曹操撫髯,他看著荀彧,一如看著曾經的生死摯友。
除了陳宮,這是另一個能給他那種感覺的人。
所以,曹操不僅信任荀彧,而且打心眼里尊重荀彧。
但是……
只是不知為何,曹操總有種感覺,相比最初,現在的荀彧對他恭敬了許多,卻也疏遠了許多。
但曹操并未太放在心上。
荀彧識尊卑,知進退。
自己由司空進位丞相,地位尊崇,已非昔日可比。
或許是身份變高了,文若為顯心中尊崇之意,言行間多了些謹慎,倒讓彼此有了疏離之感!
曹操非薄情之人,對有功之士向來不吝嗇尊榮地位。
他覺得,也是時候讓荀彧更進一步了。
“文若,孤有一事想問詢于你!”
“丞相但問無妨。”
“文若,今孤擒獲江東之主孫仲謀,以何待之,方為至善之法?”
荀彧心中亦復雜糾結。
他能從曹操的眼神中看到信任與依賴,但這信任和依賴的背后,是令人膽寒的貪婪。
他沉思片刻,又微微抬頭:
“丞相,何不殺之!”
“哦!?”
曹操神色一凜,荀彧的答案似乎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文若,你勸我殺孫權?”
荀彧的回答不緊不慢:
“當年袁術僭位稱帝,丞相奉旨討伐,招天下諸侯相助。眾諸侯皆奉旨不至,唯得劉備帶數千兵馬相助。丞相當時便曾問在下,當如何待劉備。”
曹操慨然頷首:“你當時勸孤,殺了劉備。”
荀彧亦頷首:“彼時,丞相顧慮誅殺仁德名士,恐令天下豪杰寒心,不敢歸附,故未對劉備痛下殺手,還帶其建功立業。
此舉非丞相之過,實乃丞相心懷仁愛,賜劉備一線生機。
然時過境遷,劉備羽翼漸豐,已成心腹大患,于四方之地,屢屢與丞相作對,如今欲圖收拾,談何容易啊!”
曹操亦覺得荀彧此言有理。
如果時間退回當初,再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采納荀彧之言,迅速斬殺劉備。
哪怕一同斬了關張,亦在所不惜。
曹操喜愛關羽,然而相比關羽,其實曹操更喜愛還是那個弘毅寬厚的劉玄德。
當初劉備投奔,曹操不僅表薦其為豫州牧、左將軍,鎮東將軍,賜以宅邸,還常邀其同車共席。
尊寵有佳,引為知己。
曹操亦曾幻想,如果劉備未于衣帶詔落名,如果劉備并未襲殺車胄,如果劉備在剿滅袁術之后,帶兵歸回許都。
那他一定會是自己最信任的部下和最要好的朋友。
可是,世間從無如果。
劉備攜衣帶詔借故逃出許都之時。
莫名讓他想起了自己當年刺董失敗,逃出洛陽之日。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