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劉璋坐下來,深深的點點頭。
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覺又傾向于曹操。
“主公,屬下以為,劉備仁德非假。可做盟友。”
“然劉琰之死,尚無定論。實不敢與虎謀皮!”
而就在此時,孟達得歸,乃言入曹營之事。
“主公,曹公身為當朝丞相,奉天子以令諸侯,順天應人,威德遠播。
今北方已定,兵強馬壯,勢不可擋。若歸附曹公,上可保益州百姓免遭兵燹之禍,下可使主公永鎮一方,榮寵不衰。況曹公素懷寬仁,禮賢下士,必不以益州為外臣。望主公審時度勢,早做決斷,莫負上天垂愛之良機也。”
“若曹操害我,又當如何?”
“曹公今之勁敵唯劉備耳。張永年乃助曹公,備受重用,多言主公之好!主公乃益州之主,若得舉州歸附,必得封侯列爵。反觀法孝直入荊,卻染疾在身,身陷囹圄,此天道所辨,主公豈尚未知耶?
若其因主公歸附而加害于公,江東必鐵心與劉備結盟。此非曹公所欲見之局也。”
“嗯……”
劉璋撫髯思索良久,覺得很有道理。
而后,三巴之地戰歇,嚴顏與張任共掌益州之兵。
王累應招歸回成都。
得知劉璋欲歸曹操,王累大喜。
在他看來,劉備乃天下虛偽至極之人,遠不如曹操磊落。
婁圭事件以來。
自使荊襄名士不敢投曹。
然而亦有傳聞,婁圭早先乃見諸葛,或早有通敵之舉。
其死不冤。
主公若是心機之輩,恐為曹操所害。
但我家主公純善正直,這樣的人,必不為曹操所忌憚。
這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相反,劉琰乃純良之士,未有對劉備不利之舉,劉備暗害劉琰,說明劉備不顧同宗之親,主公萬不可與之為盟。
當即勸說劉璋:“主公,曹操身為當朝丞相,奉天子詔命南下,不可與之為敵。”
聽王累此言,劉璋終于下定了決心。
而黃權卻對此堅決否定:“主公啊,劉備為狼,曹操為虎,縱不歸附劉備,亦不可歸附曹操啊!”
劉璋自知虎狼難敵,自己沒有割據一方的實力,若得善果,必須依附一個。
而原本他最期待的就是依附曹操。
今此之機,附曹最好的機會來了,怎么能輕易放棄?
“我意已決,汝復多言!”
“主公,不可啊!”
黃權叩頭流血,意欲強阻。
“將其按下!”
立有侍衛奔赴上前,按住黃權雙臂,將其往堂下拉。
黃權死犟不退,竟口銜劉璋衣襟諫阻。
王累怒道:“我主歸附曹公,此乃明智之舉,汝何故妄自充作良臣?若真懷忠節,何不以死明諫!”
黃權咬袍不言,眼中似瞪出火來。
劉璋大怒,猛扯衣服,將其門牙拽落在地。
劉璋呼喝左右,硬把黃權推出。
黃權無奈,只得大哭而去,經王累一激,竟萌生死諫之意。
正欲拔劍自刎,卻見一人上前握住其手。
“公不可如此!”
黃權含淚見之,乃是劉璋近臣—費祎,費文偉。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