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亦曾規勸。
曹操卻跟他說:“文若啊,漢室之臣若都像你這般,孤何忍加誅?
他們與除孤于后快,名為誅奸,實為奪孤之權。”
荀彧想到王允李傕郭汜之事。
無奈嘆氣。
曹操說的也有道理。
換一個人執掌權柄,不見得會比曹操做得更好。
但同時,荀彧也明白。
被殺漢臣之中。
亦多勇烈忠貞之士……
“令君,令君……”
一陣急切的呼喚打亂了荀彧的思路。
進來的是個短髯精干的中年人,正是丞相府長史王必。
荀彧忙起身相迎:“長史公有何公干?”
王必躬身相拜:“令君,合淝、宛城、武關、長安俱發來求救消息。
請求許都出兵支援,此事你可知道?”
荀彧頷首道:“我已知曉。”
王必有些急迫:“如此事急,關乎社稷安危,令君可有應對?”
荀彧撫須緩答:“新募之卒方習戰陣,待至月末,當可發往宛城馳援。”
王必拱手道:“在下不解,為何不速速出兵?”
荀彧緩緩搖搖頭:“倉促興兵,恐令許都亂黨謂丞相兵敗,遂生不臣之心。”
“其余諸地,竟無兵援救么?”
“然丞相已盡率精銳主力。縱是集九州物力,復募數十萬新軍,奈今各處烽煙并起,何以分兵救援?須留勁旅鎮守許都,以防京畿生變。”
“令君明鑒,此數城皆為要沖啊!”
荀彧頷首道:“合淝雖遭東吳進攻,然吳主其心有貳,未必能下。武關之敵或為虛張聲勢。長安城池險固,已調重兵布防,料無大礙。唯宛城乃通洛陽、許都之要道,若此城有失,丞相恐需遷都以避鋒芒了。”
直到現在,荀彧都在盡心的為曹操謀事。
那么問題來了。
荀彧有沒有想過。
趁此時機,拉攏此類逆反之臣,奪曹操之權柄,還漢帝以宸極?
他還真想過。
但他亦明白一件事。
那些逆反之臣很多并非真正為漢帝考慮。
他們如同李傕郭汜,有著自己的私心與特訓,卻無操御天下之權術。
一旦乘勢得權,必會鴟張跋扈,恐怕比曹操更僭逆難制。
到時引天下大亂,群雄再度割據。
自己豈不成了賈文和之輩?
這其中,還有個關鍵問題。
就是對此時的曹操仍抱有一絲期待。
曹操終究是停止了銅雀臺計劃。
還命曹丕歸許都安養。
或謂時機未臻,或謂幡然醒悟。
但到底還是停了。
論跡非心。
終奉臣道。
他想知道曹操心中怎么想,可曹操遠在益州,無法與之面晤籌議。
他也想知道陛下現在怎么想?
平時不太方便。
可現在曹操遠離北方,消息甚少,亦不知何時得歸。
莫不如找個恰當的機會,與陛下好好談談……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