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退下了,退下時雙腿都快要站不穩了。
他曾于諸葛亮面前表明心跡,要做和諸葛亮一樣的儒將。
不碰刀劍,卻能指揮千軍萬馬。
運籌帷幄,亦可決勝千里之外。
面對馬謖那滿溢著建功立業的熱忱,諸葛亮也曾有些為難。
但經此之事,馬謖應該是要打消這個念頭了。
諸葛亮搖著羽扇,緩緩頷首,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
恍惚間又回到那個北伐的夢境。
同樣是需要一員得力將領鎮守街亭,阻斷長安援軍的必經之路。
那時他心中算盤打得極精:令趙云領一支偏師,虛張聲勢佯攻箕谷,故作要直搗長安腹心之勢。
如此一來,曹魏大軍必被這股凌厲攻勢牽引,慌忙調兵遣將往箕谷布防,再難分神他顧。
馬謖只需街亭守住數日,堵住長安援軍。
他便能帶魏延諸將以雷霆之勢蕩平涼州諸郡,待班師回朝時再重兵扼守街亭,整個涼州便如囊中之物,穩穩納入蜀漢版圖。
可那時的夢里早已沒有關羽張飛,也沒有黃忠馬超了。
趙云魏延又俱有要務。
馬謖是諸葛亮身邊最得力的參軍。
雖先帝劉備臨終前曾特意叮囑“馬謖不可重用”,但這些年隨軍征戰,馬謖在軍帳中展現出過人的戰術天賦,早已讓諸葛亮動了惜才之心。
面對馬謖的凜然請命,他終究選擇了信任。
將街亭這生死攸關的重任交托出去。
臨別前,諸葛亮千叮嚀萬囑咐。
還讓馬謖簽訂軍令狀。
誰知那馬謖竟自作主張,將營寨扎在了山巔之上。
張郃大軍一到,輕易便斷了蜀軍的水源糧道,街亭轉瞬失守。
更讓他心寒的是,馬謖竟拋下大軍獨自逃亡,讓他第一次北伐的壯志宏圖,落得個無功而返的下場。
諸葛亮回想夢中,拋下斬下馬謖頭顱之令箭時,喉間泛起一陣苦澀。
若是當時張飛還在……
若是當年那個喝斷當陽橋的張翼德還在,又怎會容得張郃那般放肆?
又豈會令馬謖擔此重任?
現在,諸葛亮心中已有計較。
他深知馬謖之長,亦知馬謖之短。
依主公之告誡,他必不會重用馬謖,更不會將他往主將方面培養。
但亦不會棄用馬謖。
他要斷絕馬謖的心高氣傲,讓馬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盡可能的發揮所長。
待打發了馬謖,張飛說話了:
“軍師,俺聞一事,不知真假。曹操為大哥所迫,退至西平,恰遇黃沙漫天,竟殞命于高嶺絕壁之間,此事當真?”
諸葛亮揮揮羽扇,屏退眾人,邀張飛坐下。
“三將軍以為是真是假?”
“俺不知真假,但俺希望是真的。”
諸葛亮微笑而言:“為何?”
“那還用說。”
張飛瞪著眼,大手一揮,耿直言道:“曹操既亡,北方必生大亂。我等正可乘此良機,先取長安,再圖洛陽,一舉蕩平曹氏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