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既給了阿斗一次重活的機會,阿斗便是拼了命,也要改變曾經的一切。
誠然,劉禪明白,自己的重生,得讓父親更加重視相父。
相父也因此獲得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可自己,萬不能拖了父親和相父的后腿。
他知道,自己天生庸笨,身無經天緯地之才。
所謂的天下第一神童之名,只是靠著前世的閱歷與見識,誆唬他人。
待時間一久,自己學識難以支撐神童之名,為人恥笑倒是無傷大雅,若得再誤相父大事,那就是萬死難辭其咎了。
故而,劉禪很努力,相當努力。
他背《尚書》,習《周禮》,讀《管子》,思《商君》……
起初讀這些典籍無比痛苦,但每每想到那洛陽城鍋灶里烹煮的漢人尸體,便能咬牙堅持下去。
阿斗雖庸,卻亦非愚笨之人。
堅持過一段時間后,就覺得沒那么難讀了。
又過一段時間,不僅不難讀,反而讓他產生了一絲興趣。
再結合自己前世所歷的一切,又會產生新的感悟。
他會理解書中所言,亦會有自己的看法。
譬如《商君書》中所言之酷壓之道,他知其用意,卻不以茍同。
于特定時候可作參考,以安暴民。
但若得國家長治久安,還需要仁政與嚴法并施于世。
他讀書讀得越多,越發現治國的學問越深不可測。
從而也越佩服自己的相父。
但同時,他亦有擔憂。
現在,西線消息傳來,父親于益州大破曹操,逼其入西平黃沙中。
諸葛亮則戲耍夏侯淵,徹底占領涼州。
劉禪的心是無比高興的。
但又怕巨大的勝利讓父親和相父忽略了東吳之危。
好在,父親并沒有忘記他的話。
他將黃權和李嚴放在益州,督管益州之事,自己帶著法正又回到了荊州。
并于江陵與江東使臣魯肅相見。
……
曹操薨逝之訊,終由朝廷以最權威之式昭告天下。
整個許都從上到下,皆穿素掛白,以紀念曹公數十年之功勛。
劉協懷著極其反感的心情,乃為曹操輟朝舉哀,追贈謚號為“武”。
在眾臣的堅持下,曹丕繼曹操之爵,為許都之執金吾,掌羽林軍。
這官位看似不大。
卻將整個皇城的精銳兵力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劉協縱然不滿,亦無他法。
而待許都事定,三大宗將商議,不能將大軍始終置于許都。
他們三人,當有一人留下助曹丕統領許都,另外兩人還是要帶兵出去,一從長安,一從宛洛,以抵御荊蜀北伐之軍。
至于合淝,就只能暫且依靠張遼、滿寵、蔣濟之流了。
在三大宗將看來。
當下之際,非是與漢帝爭奪權柄。
而是把抵御荊蜀之軍北伐,放在了第一要位。
但顯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
彭羕亦隨之入了許都。
他覺得,夏侯惇乃老革荒悖,不能與之共事。
他需要謀得一個新主。
一個有鴻鵠之志,又能識才容物,更兼納諫如流的全新之主。
如此,方配得我彭羕經天緯地的絕世大才。
他在許都盤桓數日,最后決定把賭注都押在了曹丕的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