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成都府外,各級文武高階官員幾乎于同一時刻接獲令諭,紛紛將手中一應公務暫交副手打理,全員整肅衣冠出廓列陣,靜候上賓駕臨。
八成官員心中早已了然:
你看,般隆盛的排場,定是諸葛軍師自涼州歸來了。
只見隊列前排,主公劉備帶著尚為孩童的劉禪。
此年劉禪虛齡已經七歲。
他氣質與尋常孩童決然不同。
身姿雖未完全長開,卻已十分挺拔端方,隱隱有潛龍在淵的人主之相。
微微顧盼之際,目光清亮似含星子,既無頑童的嬉鬧浮躁,亦無初見大陣仗的怯生畏縮,反倒帶著成人亦難拿捏的沉穩,將眼前這文武肅立的場面默默收在眼底。
劉備身后,文武分列。
左手首位立著黃忠,其后吳懿、甘寧等一眾武將按序肅立,甲胄在日光下泛著冷冽寒光;
右手首位則是法正,黃權、費觀等文臣緊隨其后,袍袖翻飛間盡顯肅穆。
眾人皆時而小聲詢問,時而翹首祈望。
迎候那位主公日夜念叨的不世大才入蜀。
畢竟自三顧茅廬后,這位臥龍先生的名號早已傳遍蜀中,人人都盼著親眼一睹其風采,更盼著他為這方土地帶來新的氣象。
然而,并不是。
很快,便有人傳令:“諸公勿多猜測,主上有言,乃大漢尚書令,荀彧奉天子詔入蜀宣諭!”
這下,在場人都詫異了。
“他……他怎么可能來我蜀地?”
“他不是死了么?”
“我聽說,他被派往壽春了。”
“說是漢臣,實際上他不是曹操的人?”
“不錯,去壽春之前,還幫曹丕平定了金祎吉平之亂。”
“確定不是遣使,而他親自來?”
“這斥候剛才說得明白,就是大漢尚書令,荀彧。”
“這太出乎意料了。”
“說是奉天子詔入蜀!”
“哼,我估計是曹丕要更進一步了,讓荀彧來此宣諭。”
“如此明目張膽,就不怕主公斬使?”
“主公有仁德之名在外,又向來重漢室體面,故而敢有恃無恐!”
“不過,若真如此,對主公來說,亦非壞事,他曹丕要敢僭越稱帝,我家主公自名正言順也!”
“此言有理!”
“我看啊,這事沒那么簡單。”
“反正來者不善,當提醒主公小心。”
“哼,反正絕不可使主公受辱。”
……
眾人說話間,遠處一隊人馬近至,乃是偏將軍關平。
見劉備,下馬一抱拳:“主公,荀令君攜隊乃至,不足三里,末將先行稟告。”
劉備頷首道:“好,可速引令君來此。”
“喏!”
遂策馬再去。
不多時,遠方官道塵煙起處,一隊車馬緩緩行來。為首一車帷幔素凈,卻由四匹純白駿馬拉乘,前后簇擁著數十名佩刀衛士,雖無過分奢華之飾,那份漢廷儀仗的莊重威儀已顯露無遺。
亦有蜀中官員抱怨:“哼,這荀令君,架子倒不小。”
劉備微微回首,冷言道:“諸公若躁,盡可離去,無復多言。”
身后埋怨即止。
而此時,荀彧也于馬車上看到了劉備。
荀彧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