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一件事,這時陸遜并沒有娶孫策之女。
人家姐倆老大剛剛成年,老二現在還是小蘿莉,我在吳縣大戰時,二女和孫紹一起被救出來,都還跟著吳國太和大喬在長沙混呢!
所以我上一章用的是:欲以宗室之女許之。
就是孫權要將一個宗室之女嫁給陸遜,但還沒嫁。
再說明一點:現在的時間是213年與214年交界的冬天,陸遜娶孫策之女大概發生在216年之后。
參考以下兩條:
三國志,賀全呂周鐘離傳:建安二十一年,鄱陽民尤突受曹公印綬,化民為賊,陵陽、始安、涇縣皆與突相應。齊與陸遜討破突,斬首數千,余黨震服,丹楊三縣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這一條,說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陸遜與賀齊平定尤突之亂
三國志,陸遜傳: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復往討之,拜定威校尉,軍屯利浦。權以兄策女配遜,數訪世務。
這一條說明平亂之后,孫權才把孫策之女許配給陸遜。】
……
司馬懿的話語如重錘般砸落在陸遜心房。
他輕嘆一聲,垂眸望著案上微涼的茶盞。
杯中倒影里,仿佛映出叔祖陸康臨終時憂憤的面容,映出陸氏百余族人死于戰亂的慘狀,也映出孫權破格拔擢他時的信任眼神、欲以宗室之女相托的厚待,更映出自己手握江東重兵、立誓護境安民的初心。
“先生……”
陸遜微微抬起頭,在這一刻,他終于做出了決定。
他將雙拳一抱:“我愿追隨吳王,以報其知遇之恩!”
司馬懿臉上露出善意的笑容。
“既不忘知遇之厚,亦不困于私怨之擾,如此胸襟與決斷,懿深感佩服。愿與將軍為友,以成千秋功業!”
說完,亦躬身一拜。
“今此之際,當以何為?”
既確定了路線,就要為下一步做準備。
司馬懿嘆了一口氣:“吳王伐荊,雖困關羽于漢水,然關羽或沿江南下,反噬江東。吾今南下,正為馳援建業,阻劉備之師急奪江東啊!”
陸遜憂慮的點點頭:“原來如此。”
而后看向司馬懿:“僅此之際,是否當歸建業?”
司馬懿卻搖了搖頭,欲湊近,卻輕瞟左右軍士。
陸遜會意,輕輕抬手,左右既抱拳退下。
司馬懿探身,方直言道:“原建業可固守則安,將軍被從京口調往海昏平叛,使建業失去策應;
我南下馳援,亦中途遭阻,損兵之數無計。
我心有覺,此恐非偶然,實乃劉備之謀。其志,或欲使關羽安然取建業耳!”
“什么?”
陸遜心中如遭雷擊。
他不是沒有想到這一節,而是聽了司馬懿之言后,意味著他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既如此,我主恐難歸建業也!”陸遜憂心忡忡道。
“然也!”
司馬懿亦無奈長嘆:“觀劉備此舉之周密,必是籌謀已久。以我之見,十之八九,今建業已易其主矣。”
“什么?”
突然而至的巨大敗訊,令陸遜一時難以接受。
他離席向前走了幾步,突然一陣劇烈的干嘔。
“伯言將軍……”
“沒事……”陸遜擺了擺手。
“我這也只是猜測。”
“我知道。”
陸遜緩了緩神,長舒了一口氣,轉過身:“若依仲達將軍,此時該當如何?”
司馬懿沉思片刻:
“劉備必借此時機入江東,觀其籌備之周全,顯是早有圖謀。
今時將軍萬不可與之對戰。
依我愚見,當留有余力,引兵東退。
一則避劉備鋒芒之銳,保留現有實力;
二則聯絡吳地守將,假吳主之名,使他們共附將軍麾下。
同時探聽建業虛實:若建業未被關羽所取,你我等即刻引兵據之,共守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