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域疾行而歸,而后,趙云領兩萬兵馬自姑臧出發,先沿河西走廊東行,經武威、張掖東出,過烏鞘嶺入隴右;
再沿渭水南岸東進,避長安防區,取崤函古道南麓穿河南;
繼而南下過淮河,經廬江至皖城,最終從皖口渡長江,沿南岸疾馳至江夏。
這一路山高水遠,道阻且長,既有秦嶺的崇山峻嶺、淮河的洶涌波濤,更有曹魏防區的明暗哨探,行軍艱難險阻重重。
可諸葛亮給趙云的軍令字字千鈞:“務必快馬加鞭,馳援張飛部。”
臨行前,諸葛亮還特意叮囑,若途中遇見旗號為“司馬”的魏軍,無論對方兵力多寡,俱不可與之交鋒,只需設法避其鋒芒。
若張飛軍被其所陷,方可迎面攻之,可解張飛之圍。
另外,萬不可去奪司馬糧草。
其用兵詭譎,必以糧草為誘。
趙云謹記于心,一路惦念張飛安危,疾馳不停。
幸運的是,這一路都未遇見曹軍阻攔。
或許,當下曹軍主要的兵力是用來防守,似并未出南下進攻之師。
然而,近至濡須關時,卻偶遇一支駐扎于此的魏軍部隊。
玄色的“魏”字大旗獵獵作響,身后的軍卒裝備精良。
但細細觀之,軍卒年輕者居多,陣列并不十分齊整,仿似新兵。
此時正駐扎在趙云東行的必經之路上。
趙云大驚,遂望向將旗。
為首將旗乃是一個大大的“趙”字!
竟是本家!
趙云放了心,這不是“司馬”大旗,那就不用擔心了。
遂問其麾下副將夏侯蘭:“此為何人部隊?”
夏侯蘭觀察了片刻,朗言道:“此為曹魏大將趙儼之將旗。”
“趙儼……”
趙云亦聽聞過此人大名。
曹魏軍中善統兵的宿將,早年隨曹操平定荊州,后常鎮一方,最擅調度諸軍、穩固防線,甚為強悍。
眼下他領兵駐于濡須關,到底為何意?
“將軍,今當如何?”
“唉,別無他法……”
趙云眉頭深鎖,面露難色。
東行接應翼德,此道乃必經之路。
既遇魏軍駐守,縱是強敵,也唯有拼盡全力將其擊潰,方能從容過境。
遂揮令旗,沉聲喝道:“列陣!進擊!”
麾下將士得令,當即整肅陣型,挺槍執刃,與趙云一并朝趙儼所部殺奔而去。
……
此時趙儼過江駐扎,乃奉曹丕之命,來接應司馬懿。
可未曾想,尚未等來司馬懿,竟得遇趙云大軍。
見趙云軍呼嘯而下,趙儼急命麾下列陣迎敵。
可麾下兵士多是臨時抽調的戍卒,尚未磨合純熟,陣型剛布到一半,趙云麾下的先鋒騎兵已如利刃般沖破陣腳。
趙云銀槍在手,一馬當先,槍尖掃處,魏軍甲胄紛飛;
身后將士緊隨其后,刀光劍影間,魏軍陣形瞬間潰散。
不過半個時辰,趙儼所部便已丟盔棄甲,哭喊聲、求饒聲不絕于耳。
趙儼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殘兵沿江逃竄,卻被趙云帶兵追上,一槍斃命。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