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裹挾著狂風呼嘯而來,李典大駭,忙狼狽低首避過。
然而,這一刀太快,太急,也太狠,竟劈在盔頂插翎之處,只聞“當”的一聲響,李典頭盔竟被掀下,弄斷頭簪,披頭散發。
脖頸微痛,所幸無傷,李典慌忙縱馬暫離,回首相望,見此將年齡與自己相差無幾,竟有如此戰力,不禁舉刀相問:“汝是何人?”
關平輕蔑冷笑:“當朝大將軍之子,北伐先鋒將,關平是也!”
原來,此時三路援軍中,關羽大軍距離城門最近,他觀察到魏軍有攜輜重入城之舉,卻心念三弟安危,遂令關平相阻。
關平也發現,是李典正在調度此事,于是命麾下去阻魏軍入城。
他則親自來戰李典。
“關平……”
李典念叨著這個名字,心生懼意。
他知其之勇,本不欲與之交戰。
又或者說,他的親兵護衛正守衛合淝城南大門,他只要愿意,立刻可以退避城中,關緊大門。
然而,城外還有未入的糧草輜重,還有萬余正與敵交戰的魏軍。
他怎能于此時避戰?
于是,他只好指揮輜重與軍隊緩緩往城中撤退,然后,硬著頭皮來戰關平。
曹休高呼:“曼成,快入城!”
李典竟充耳不聞。
曹休猜到其意,立刻下城,親往周轉糧草。
……
因李典命軍往東驅趕張飛,關羽得見三弟正狼狽與敵交戰。
得見三弟幸存的欣喜、正見三弟力戰的心疼和曹魏死命相逼的憤怒一并涌上心頭,親率大軍前去接應。
“三弟,二哥來也!”
張飛遙遙聽見關羽呼聲,不禁興奮大呼:“二哥……”
張飛雖斬敵最眾,然此時縱有倦色,身亦攜帶微傷,卻俱無大礙,其戰力損失不多。
但其他人就沒那么好運了。
韓當腿部中箭落馬,就再也跟不上張飛的腳步,與張飛步卒脫節,臂膀又中一刀,劃破鎧甲,鮮血如注。
張飛欲回救,卻被曹魏盾兵相阻,一時間盾陣如墻,長矛攢刺,自身尚且難保,何能得救韓當?
韓當身旁吳軍被殺所剩無幾,他仍帶兵死戰。
卻不防盾兵列陣撞至,將韓當撞翻在地,他正欲爬起,卻見三個魏軍手持長矛,朝著他的臉迎面刺下。
韓當知死神必至,躺在地上,絕望的閉上了眼。
那一刻,他竟有種解脫的感覺。
然而,預期的劇痛并未來至,反而是一股陽光照得他眼瞼微癢。
他惶惑的睜開眼。
刺眼日光之下,三名舉矛魏兵俱已倒地,一道熟悉的身影伸臂相援。
“韓老將軍,尚能支否?”
“承淵……”
韓當抓住了丁奉的手,費力的站起來,堅毅的點點頭。
“汝歸何部?”
丁奉微微臉紅,畢竟為敵之將,不是什么光彩的行為,但他還是說道:
“今歸為關將軍麾下先鋒,韓將軍又歸何部?”
韓當卻點點頭,毫不遲疑的磊落道:“公瑾命我,今此突圍,為張翼德之副將!”
“原來如此!”
一瞬間,丁奉心中顧慮一掃而空,一老一少相視一笑,俱操起手中兵器,再戰魏軍。
……
劉備立于天子鸞車之上,親督大軍入陣,調度攻防。魏軍有裨將窺見,欲圖潑天奇功,遂引部襲向鸞車。
然陳到、沙摩柯率白毦軍環護車駕,戒備森嚴。
來襲魏兵距劉備尚三十步之遙,已盡數殞命,無一生還。
正此時,一少年將領突擋鸞車前,跪地叩請道:“陛下,乞允末將引兵出戰,愿以戰功贖前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