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支冒用漢軍旗號的隊伍,必是諸葛亮所遣的偏師,乃為離間。
你領兵去,務必將其斬草除根,如此才能讓四胡部落真心信服我大魏天威。”
臨行前,曹丕看著司馬懿,凝重托付。
“臣領旨,定不辱使命!”
曹丕猶不放心,拉起司馬懿的胳膊:“仲達啊,你素來知兵。胡人部族向來剽悍,單兵戰力勝我魏卒;可他們各部族心思各異,聚在一處便如一盤散沙,難成氣候。如今命你總領漢胡聯軍,切記不可只憑威壓,更要以謀略立威、以恩信收心,讓這些部族真正敬你、服你,方能為我所用。”
此時的曹丕看向司馬懿的眼神,充滿了期許和信任。
司馬懿卻不敢抬頭,拱手深拜道:“臣必當妥處聯軍諸事,絕不讓魏王憂心!”
“好!孤盼你此去,一擊必勝,揚我國威!”
“遵命!”
而后,司馬懿拜別曹丕,攜漢胡大軍而去。
……
而此時,曹操終于停下東進的腳步。
不是說他不想回歸于中原。
他堅信,只要他有機會能回到中原,定能聚攏人心,重掌曹氏基業。
他還盼著有生之年,和劉備一爭天下。
然而,劇烈的頭痛讓他難以安枕,痛苦萬分,甚至連騎馬時的顛簸都難以承受。
只能暫駐扎于南胡之東的大陵城郊外三十里,先行治療。
此城為胡人之城,多住匈奴之人。
亦有漢人往此通商往來。
能買到藥材與糧食。
依曹操本意,本打算先占此城,屠胡民,搶輜重,據險而守。
而后伺機聯絡曹魏。
雖說曹丕所行之事令曹操憤恨。
但說一千,道一萬,那是自己的骨肉。
憑曹操對曹丕的了解,曹丕即便敢僭位稱帝,亦無背父叛宗的膽量。
自己活著的消息一旦為其所知,必會動眾來迎。
只要曹丕做到這一點,曹操心底還是愿為他留下一絲原諒之心。
當然,念及鮑信、曹洪、夏侯廉救命之恩,削其魏王之爵,貶為平民,不復為嗣而已。
但該有的錦衣玉食和榮華富貴,還是會給他的。
然則,若曹丕不愿,當如何處之?
對此,曹操心中早有定數。
今大魏之中,掌持兵權、居要位者,乃夏侯惇、夏侯淵并曹仁三人也。
此三人皆為隨自己南征北戰半生的骨肉兄弟,情同手足,恩義深重。
只需自己一聲號令,彼等必無半分遲疑,盡起所部兵馬相附,奉己為主。
曹丕縱心不愿,又能如何?
于此三人而言,你曹子桓的話比我曹孟德多幾分力度?
所以,曹操當前的計劃,就是攻下大陵城,而后據守堅城而聯曹魏。
擁有了可憑之險后,方讓自己尚存于世的消息公之于眾!
否則,就算聯系到了,轉頭又與胡軍交戰,奔襲別處,反倒徒生麻煩。
可他為何又沒有真正的攻打大陵城?
那是因為自知曹丕所為后,劇烈的頭痛讓曹操難以冷靜思考,指揮戰斗。
只想先緩解了病情,再做下一步打算。
直到張郃凜然請命,愿替曹操攻打大陵城,曹操才決定將手中最精銳的部隊交到張郃手上,另命荀攸為軍師,劉璝和泠苞為其副將。
其余部隊,則盡交于徐晃,于主營守備。
……
張郃領三千精銳與荀攸、劉璝、泠苞赴大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