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種新型大棚可以充分利用陽光來發電,從而用電來調節大棚溫度。
甚至到了冬天,也可以增強大棚光照,確保蔬菜正常生長等諸多優點。
張冬當時就拍板,必須上這種大棚!
現在是夏天,蔬菜產量有保證。
可如果冬天的時候,蔬菜減產,到時供應不了足夠的蔬菜,楊明艷還不得跟張冬拼命啊!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棚的安保問題!
之前楊翠就曾跟張冬反映過,有一次她看到有人從大棚外面的小洞往里面偷窺。
雖然這段時間并沒有人跑到大棚里搞破壞,但將來未必不會發生這種事!
考慮到這些,張冬跟陳若雨商議過后,就準備對現有的大棚進行改造,在原有大棚的基礎上,再建一道外墻和棚頂。
棚頂安裝陳若雨所說的光伏發電設備,然后再往大棚內部安裝相應的溫控和濕度控制儀器。
而要修建外墻,就得購置相應的建筑材料。
對此,陳若雨也提出了建議,推薦張冬選用一種比較先進的材料。
張冬跟村里的王有才溝通過,對方表示他壓根沒聽說過這種材料,也沒有進貨渠道。
沒辦法,張冬只好打算回頭去縣里轉轉,看縣里的建材市場有沒有這種材料的購買渠道。
這天上午,張冬診所里來了個熟人,正是前段時間來張冬這兒治病的茍傳山。
茍傳山早年做手術切斷了關鍵部位的神經,以至于變成了活太監。
多虧張冬給他研究出內外治療的法子,這才讓茍傳山恢復了一定的功能,只是會變成三分鐘先生。
看到茍傳山,張冬眼睛一亮,這不是現成的建材渠道嗎?
他記得茍傳山是做建材的,雖然公司不大,但是對建材渠道的了解,最起碼比他們這些外行人要懂得多!
而且張冬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茍傳山。
前幾天,張冬開始想辦法給劉浩宇治病,翻找各種醫書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個活血方子的妙用。
使用幾種補血藥物,并且嚴格控制配比的情況下,居然對男人那方面的神經恢復有奇效!
也就是說,如果再對這幾種藥物研究一段時間,張冬就可以開出方子,幫茍傳山把切斷的神經再接上!
到那時,茍傳山也就不用再當三分鐘甚至一分鐘男人了!
想到這里,張冬決定先賣個關子,等再試驗幾天,有了成效再告訴茍傳山。
“茍老板,你來得正好,我正好有件事拜托你呢!”張冬笑瞇瞇的說道。
茍傳山聽了,卻有些遲疑。
等張冬說完那種建材后,他猶豫了下才說自己也沒有購買渠道。
隨后,茍傳山又說起他的病情。
原來,他最近這段時間服藥后,已經發覺恢復差不多了,只不過每次都是三分鐘先生而已。
正因如此,茍傳山開始覺得,沒必要繼續在張冬這里治下去。
聽完他的描述,張冬心中恍然,這是典型的敲完木魚不要和尚啊!
茍傳山覺得自己行了,所以不想再繼續治下去,覺得再繼續往下治療是“花冤枉錢”。
。牛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