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易逝。
時間很快過去了四個月,進入了1980年的六月份夏天。
過去四個月里,大熊國與阿富國之間的戰爭還未平息,中東兩伊國家之間的硝煙味道卻已經越來越濃厚。
高企的石油價格,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讓全球經濟充滿了緊張氣氛。
不過緊張的外部形勢卻并沒有對華國和鳳凰集團產生太大的影響。
華國除了與漂亮國合作,讓漂亮國借道華國給阿富國‘打氣’之外,其它就埋頭搞活經濟,著力填飽十億民眾的肚子。
華國更是借助鳳凰集團源源不斷提供的美元外匯,借助漂亮國對華國的適當放松,抓緊機會購買一切能夠買到的設備、技術以及原材料,為國力增長持續夯實基礎。
鳳凰集團的整體發展也是相當喜人。
利用這四個月時間,鳳凰集團已經將摩托羅拉公司所有的傳呼機代工業務接收了過來。
如今全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傳呼機產能,都由鳳凰集團的港城生產基地提供。
只有少量產能被櫻花國和棒子國承接過去。
硅晶圓方面的進展同樣喜人。
鳳凰集團在接收完漂亮國硅晶圓生產設備和技術之后,征得漂亮國同意,將最為耗費人力的石英砂初選初煉環節放在了華國特區,只把最終的硅晶圓生長和切割環節放在港城。
這不但給華國帶去了上萬個就業崗位,還讓港城的硅晶圓最終生產環節總體產能急劇放大。
毫不夸張地說,如今港城出產的四英寸硅晶圓已經能夠輕松滿足全球現階段所有需求。
因鳳凰集團出產的硅晶圓質量優良價格低廉的緣故,其它西方國家除了在實驗室里搞一點小規模試制生產,幾乎已經再無任何商業生產的必要。
事情推進到這個程度,其實就已經初步達成了陳國泰掌控芯片生產的目的。
接下來就是接收華國提供的光刻機,真正進入芯片生產環節。
在建立起傳呼機生產線和硅晶圓生產線的同時,鳳凰集團還借助有利形勢,建立起了自己的無線通訊研究所以及硅晶圓研究所,開始研發自有相關技術。
這些研究雖然耗資極為巨大,但對鳳凰集團來說,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
更何況傳呼機生產和硅晶圓生產從一開始就有凈利潤產生。
鳳凰集團將全部盈利投入相關研發之后,只需要注入少少一點資金就能夠補齊研發經費缺口。
而隨著傳呼機和硅晶圓的生產數量不斷提升,凈利潤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鳳凰集團估算的是,最多再給傳呼機和硅晶圓研發額外注資一年時間,這兩個行業就能達成完美的自循環。
這個自循環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循環,而是技術領先、生產規模壟斷全球的自循環!
傳呼機和硅晶圓這兩個行業進度讓人滿意,鳳凰集團的其它行業也絕對不差。
日化方面,鳳凰日化的主打品類雖然一直都是五種天然植物護膚品,一直都只增加香型而沒有增加新品種,但鳳凰日化著力塑造的‘天然植物絕無傷害’的概念已經深入全球人心。
如今這五種護膚品已經行銷全球,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