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以來,食品飲料部從匯豐銀行貸款280億港幣。通過全資并購,或是控股式參股,控制了港城幾乎所有相關行業。并且還在東南亞五個國家建立了18個生產分廠......港城范圍內,目前只有兩家屬于鄭家和郭家的家族企業,遲遲無法切入。”
陳以恪首先匯報道。
陳國泰面露嘉許之色,輕輕點頭。
去年年底之前,陳國泰給眼前的四個部門都制定了貸款至少300億港幣的中期計劃,以圖實現快速擴張。
看樣子陳以恪負責的部分執行得還算不錯。
“......請問陳總,對那兩家無法切入的港城企業,我們何以應對?”
陳以恪匯報完之后問道。
“商人從商都是為了利益最大化。那兩家企業堅決不讓步,無非是我們給出的利益不夠大。既然如此,就繼續加大籌碼。”
陳國泰語氣淡淡地說道。
“我們現在給出的溢價,已經比他們的正常價值高出了百分之四十左右。如果繼續加大,不知道多少才合適?”
陳以恪想了想,問道。
“最大可以給他們翻倍。”
陳國泰斷然說道。
英國的那位女首相很快就要前去國內京城,被強硬的總師同志打臉,然后港城就會風聲鶴唳,股市指數急跌,各國利益集團忙著減輕資產,港幣匯率開始步入快速下跌通道......
這個時候就算給目標企業給出翻倍溢價,在快速下跌的港幣趨勢面前也算不得什么,不到年底就會在港幣匯率上賺回來。
原因再簡單不過。現在貸的港幣再多,到時候都可以用美元輕松償還。
現在的港幣貸款越多,到時候獲得的利益就越大。
而這還是陳國泰的心不夠狠,沒有打算收刮得更多。
如果他的心夠狠,其實早就可以加入吞噬港城民眾利益的行列,提前把巨量港幣置換成美元握在手中,從而加速港幣貶值的速度。
出于道德良心,他現在只想掃蕩實際資產,而沒有打算在匯市上興風作浪。
那樣做固然可以讓他擁有的總資產快速增加一兩倍甚至兩三倍三五倍,但收獲到的其實都是港城民眾的血汗。
他絕對不會去做。
主打一個順勢而為,堅決不發國難財。
或許有人會說他傻,但是作為擁有強大能力的重生者,陳國泰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他只會割外人的韭菜,而不會利用前瞻眼光去主動傷害自己人。
當然他也不會妄想做濫好人,去挽救什么東西。
那是大勢所趨,他一點都擋不住。
“如果他們頭鐵,翻一倍都還不賣呢?”
陳以恪繼續問道。
“翻一倍都還不賣,那就是他們的情懷作怪了.......我們固然要尊重他們的個人情懷,但更要尊重市場規律......我們要生產與他們一樣質量的同類產品,再賣得比他們低......直到他們完全屈服為止。”
陳國泰心平氣和地說道。
現場所有人都會意地微笑點頭。
市場競爭就是這么殘酷。誰的錢經得住燒,誰就能最終獲勝,贏得一切。
這就是所謂的‘贏家通吃’。
“包裝印刷方面貸款260億港幣,已經一統港城市場,并且在國外建設了6個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