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無法確定這些技術圖紙的真假,但是按照道理來講,假的幾率應該不到一成。畢竟那個科學家既然拿了那么多的錢,如果信息作假,就肯定要擔心受到殘酷報復......”
陳國泰拿起那些看不懂內容的紙張再三審視,終于還是微微點了點頭。
傳真紙是熱敏紙。不用油墨進行復印,上面的內容可是保存不了太長時間。
陳國泰就走到旁邊的復印機前,將每張傳真紙都復印了好幾份,然后將所有紙張都收進空間。
為了不打草驚蛇,陳國泰要等到隧道掃描顯微鏡的所有技術圖紙都到手之后,再慢慢組建一支顯微鏡研究團隊,進行顯微鏡基礎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這些技術圖紙會交給絕對可靠的人手進行秘密解讀和復制。
這個時間可以是半年一年,甚至可以是兩年三年。
總之在得到下一件神器‘原子力顯微鏡’全套技術之前,鳳凰公司絕對不會把隧道掃描顯微鏡成功制造出來。
不出意外的話,‘原子力顯微鏡’將會在1986年的某個時候,仍然被蘇黎世實驗室研發成功。
并且那個羅賓仍然是主力研究員。
得到那個技術之后,陳國泰才會一鼓作氣地制造出這兩件‘神器’,從而奠定‘萬世不拔’之尖端工業基礎!
現在即使長期不動作,陳國泰也不會擔心這兩件‘神器’的技術會落后。
因為這兩件‘神器’的出現本身就是地球人類科技發展史上的兩個意外。
它的最大觀測精度達到了原子層級的0.3納米。
是的,你沒看錯,單位是納米,而且是0.3!
它根本就不像是人類能夠在這個時期就能制造出來的東西。更多像是來自兩三百年之后的未來世界!
在這樣不可思議的觀測精度支持下,西方工業界就幾乎不存在分析不清楚的材料。
而‘原子力顯微鏡’在隧道顯微鏡的超高觀測精度基礎上,更是能夠對任何物質的組成原子進行細微操縱。
可以說只要舍得花費成本,西方工業界就能夠不斷地得到任何想要的材料。
比如說陳國泰前世記憶中最為昂貴的人工合成元素-锎,1克就價值10億美元之巨!
那玩意兒就是‘原子力顯微鏡’的杰作之一!
在陳國泰前世,其實就是在這個時期,西方工業雖然全面領先于華國,很多方面的差距也并不是大到看不到頭。
甚至華國還有極少部分能夠領先于西方。
然而隨著西方世界的兩件‘神器’出世,西方世界先是在各種新材料上迅速登頂,然后就促成了機械、化工、半導體等行業遙遙領先,讓西方世界對華國形成了斷崖式碾壓的局面。
華國只能長期從事勞動密集型低端產業,憑借十幾億人口的龐大人數優勢,節衣縮食地咬著牙積攢血汗家底,支撐起了無比雄厚的科技發展基礎。
最終,在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一零年代之后,華國才猛然爆發。
隨后的短短十幾二十年間,華國就迅速登頂‘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寶座,明確地看到了‘華族復興’的希望。
陳國泰每每想起那段神奇歷史,都禁不住覺得華國應該是秘密奪取了這兩件‘神器’的技術,或者是暗中研究成功。
不過不管以后的事實如何,反正他現在就已經有望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