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泰微皺了一下眉頭,快速思索了一下,馬上就想明白了這一世的榮信銀行之所以提前這么多時間問世的大概原因。
在陳國泰前世,因為沒有他這個bug級人物的出現,華國的整體外匯儲備在‘改開’以后的初期幾年里一直都是捉襟見肘苦逼得很。
最明顯的是80年,81年的時候,所有外匯儲備加起來也沒有超過2億美元。
這些可憐巴巴的美元儲備卻要用于華國百行百業的先進技術引進,尖端原材料購買。
局面簡直慘不忍睹。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華國才在與櫻花國合作建設的滬鋼工程中,對愿意出錢并且給華國貸款的櫻花國一再忍讓,在能夠接受的最大范圍內答應了櫻花國一系列過分條件。
櫻花國對華國的侵蝕和影響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
而這一世的華國卻是與上一世完全不同。
陳國泰一手建立的鳳凰公司通過購買華國的光刻機和衛星技術,光明正大地讓華國瞬間擁有了差不多1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朱鐵軍暗中掌握的4億美元現金,也通過建設各地服務中心和秘密投資華國光刻機研究、刃具量具研究、汽車非核心部件研究等方式,明里暗里地給華國‘送’了兩億多美元。
鳳凰集團在華國特區進行建設,自身投入的三四十億美元當中,起碼有一半用于購買華國的地塊、建設物資、人力等。
這讓華國又增加了至少二十億美元。
并且華國還從鳳凰手里貸款不下二十億美元。
多種因素相加,就讓華國擁有足夠外匯的時間提早了整整5年。
相應讓華國提早實現在港城建立一個‘內引外聯’實業集團的想法。
榮天行現在對陳國泰提出的這個‘榮信實業銀行’,就是計劃中的實業集團重要組成部分和強大支撐。
在這個實業銀行建成之前,整個華國都只有一個設于港城的華國銀行與西方結算體系swift間接掛鉤。
但是即將建立起的實業銀行卻是能打著‘外資’的旗號,直接加入西方結算體系。
這對華國的長遠經濟建設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請問陳總對我們這個打算建立的實業銀行是怎么看的?”
也許是陳國泰思考的時間稍微長了一點點,讓榮天行心里一頓,立即輕聲發問。
榮天行今天來此有兩項任務。
一是盡量勸鳳凰集團不要短視地做空港城金融市場,傷害到港城元氣。
這個任務已經完成。并且比預想中的還完美。
鳳凰集團不但答應不進入金融市場,還要在實體市場上為港城未來進一步托底。
二是希望鳳凰集團能夠入股即將建立的榮信實業銀行。
秉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原則,榮天行和朱懷中已經動了港城排名前十的華資利益集團參股,與他們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益捆綁。
這已經能初步支撐起這個銀行。
不過前面所有組成部分加起來的實力和影響,也只與鳳凰集團一家公司差不多。
鳳凰集團不定還要勝過一些。
所以榮天行才想要動鳳凰集團加入進來。
按照鳳凰集團前幾年對華國的總體態度,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應該不會拒絕。
但陳國泰的奇異反應卻是讓榮天行產生了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