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向下瞭望,東北側沙灘的變化盡收眼底。
空曠的黃色沙灘沒有障礙物,不存在死角,只要土著登陸,必定會被發現,哪怕時間段不對,次日也能看到他們舉辦食人盛宴后留下的痕跡。
然而觀察了這么久,陳舟始終沒能發現土著登陸,這使他一度對自己的推測產生懷疑。
但十二月份畢竟沒有結束,事關性命,他還得繼續觀察下去。
12月20日。
四根承重柱已經安裝進窯洞中。
魚鰾膠被大量涂抹在榫卯接口內,使得縱橫頂梁與承重柱結合十分緊密,也讓這個看起來原始簡陋的洞窟出現了幾分文明的氣息。
因為近期專注于制造承重柱和木梁,清理砂石的進度被耽擱了,足有140多平的整個洞窟仍顯得十分擁擠。
陳舟打算將所有承重結構都安裝妥帖后再清理砂石,最后砌起外墻,安裝窗戶和門。
除了不想操之過急外。
一直沒時間動身尋找黃泥或合適的黏土也是原因之一。
準確來說,砌墻這事八字還沒一撇呢,就算他拋下所有工作立即動手,也干不起來。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辦。
中午,歇息時間。
陳舟在窯洞門口的平臺上支起了三腳架,掛上鐵壺,煮熱咸奶茶,泡軟硬面餅,不緊不慢地咀嚼。
細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可以減少對腸胃的負荷,預防高血糖。
已經忘記從哪里學到這條知識。
陳舟卻記得自己還要在島上渡過一萬兩百多天。
為了避免身體機能下降得太快,他開始嘗試改變延續多年的生活習慣,努力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吃過飯,拿起望遠鏡,背上火繩槍,招呼來福,像散步一樣,他往山頭走去。
越過陰陽界線,戴起檐帽,向上。
本以為這是一場與往常相似,毫無收獲的登山瞭望之旅。
攀上山脊,還未拿起望遠鏡,陳舟便看到了沙灘上冒起的青煙。
日頭正盛,篝火扭曲了空氣,淡薄的煙氣卻不是很顯眼。
若不是他小時候使用電子產品的機會較少,視力出眾,恐怕還注意不到。
“真來了?”
示意來福噤聲,陳舟按緊大檐帽,恨不得往腦袋上套一圈枯葉,偽裝成枯樹野草,掏出望遠鏡,探頭探腦地往下看。
沿海沙灘上停放著兩條大型獨木舟,均已被土著拖上岸。
此刻篝火升起,身無片縷的土著正用心準備著盛宴,自始至終都沒往山頂瞅過哪怕一眼。
有人跑到近岸的樹林中收集木柴,有人正在拖拽從獨木舟上押下來的俘虜,有人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詞,像是在誦唱祭文。
他們膚色棕褐,比陳舟印象中的南美人更黑。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穿衣服,被太陽曬的。
深色皮膚模糊了五官,分辨不出他們的長相。
仔細清點一下人數,除了進入樹林中的土著數量不明,除去俘虜,留在沙灘上的土著一共有27名。
這些土著似乎都是男人,至少陳舟沒有看到有人具備明顯的女性特征。
大多數人身上都用白色顏料畫著粗獷的紋飾,手中拿著長矛或弓箭,也有少數人手持短刀。
隔得太遠,看不清刀子的材質,料想不可能是金屬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