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鐮誕下的小小火苗看起來異常脆弱,它從耕地一角開始成長,啃噬著燃料,迅速壯大。
當火勢擴張到一定程度時,它蔓延的速度便超出了人類的認知。
仿佛只在呼吸之間,它就奔出老遠,轉眼就從土地一端沖向另一端。
頭一次放這么大的火,陳舟心情難免有些緊張,很擔心周邊防火溝無法控制火勢。
站在山下,他拿著木鍬,不時跑動,觀察著火焰的動向,以便于及時掩土滅火。
好在天氣不錯,沒有莫名其妙地刮起大風,焚燒雜草過程中一切順利。
失去燃料后,火勢迅速消減,并漸漸熄滅。
原本留有幾分綠意的草地變得漆黑一片。
炎熱,干燥,充滿毀滅的氣息。
燃盡的灰燼中仍有余火,陳舟耐心看護到天黑。
傍黑天,稍微起風,將一些焦黑的細枝吹飛,越過了防火溝,嚇得他心驚膽戰,趕忙攔截,挖土掩蓋,生怕引起森林大火。
擔驚受怕一下午,盯到日落風停,吃過晚飯,陳舟還在平臺上看護了一段時間。
或許是他小題大做,或許是島嶼濕度高,直到睡前,熄滅的荒地都沒能死灰復燃,哪怕一個小火苗都沒燒起來。
當然,對于陳舟來說,荒地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1月10日,他起了個大早,找出那些裝有稻谷和麥子的麻袋,將飽滿的種子全部挑選出來,準備種植。
走下平臺,來到不遠處的荒地中,小心地試了試灰燼的溫度,確定它們已經涼透。
陳舟拎來水桶,拿起木鍬和耙子,開始歸整土地。
焚燒過的土壤只有表層變得柔軟,其實遠不如爬犁深耕效果好。往下挖不時能挖到小塊石頭或是死樹根。
這些硬物都會影響莊稼的生長,必須將其清理出田地。
陰坡土地較少受到風雨侵蝕,土壤還算厚實,比陳舟老家的山坡地軟和多了,即使用沒有鑲嵌金屬的木鍬工作,進度也不慢。
到底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雖然已經很久沒接觸農活,一拿起锨,他很快就找回了感覺。
邊翻地邊挑石頭樹根,同時特意挖出壟和溝,將草木灰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漆黑的土地逐漸變得壟溝分明,有了幾分農田的模樣。
估摸所有種子加在一起都不夠種滿這兩畝多地,陳舟只翻出四條壟便放下了木鍬。
取出裝有精選種子的小木盒,把水桶拎到一旁,他開始挨個種植。
陳舟老家的大規模作物通常是玉米、谷子、黍子和葵花,基本不種植稻谷和麥子。
對于這兩種陌生作物的間距和特性,他并不清楚,只能憑著感覺盡量隔遠一點種,然后覆土澆水。
魯濱遜隨手一倒都能發芽,他這樣精心栽培,要是失敗,那就只能說時運不濟了。
出于對自己耕種技術的不自信,陳舟并沒有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在種下兩條壟的稻谷和兩條壟的麥子后,他將剩下的種子都收了起來,準備等到第一批肥料漚成后種在更優良的土地上,以免孤注一擲后滿盤皆輸。
感謝:恍惚的心、無髯翁、書友尾號6111、555誠、圣光大浪、悅然電子、徒步人潮、有何貴干咣咣咣、書友尾號5166、大金克拉、每天6小時、書友8595、風的咆哮1994、風落321、青鳥的小窩、這名字呵呵呵、mr_七月、享受人生、cyzy邱越來樓、月色下灬、我是神淵的月票,感謝支持!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