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起床就解決了一個“難題”。
陳舟心情大好,合上筆記本穿衣服,走向廚房。
2月12日拉開了帷幕。
……
連著砌了三天墻,到2月15日,臥室的外墻總算砌到了洞窟頂部,頂住了上方砂石層。
整堵石墻分外寬厚,地基使用黃色石塊,露出地上的部分使用藍灰色石塊。
陳舟本想仔細挑選建材,效仿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用藍灰色石塊砌成一些幾何圖形,給這面墻增添一些藝術氣息。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沒有切石機,想從這堆奇形怪狀的石塊中找到合適的顏色,再將其填補到合適的位置上著實有點難為人了。
許三多的石塊砌得是道路,只要保證顏色正確,將石塊的平面朝上即可。
他的立體石墻要求可就高了。
光重視顏色不重視形狀,就算把這堵墻砌成了也是豆腐渣工程。
耐著性子挑了一個小時石塊,看著自己慢的可憐的進度,陳舟打消了這個念頭,老老實實和泥去了。
在藍灰色石塊之上,封頂部分他使用了形狀扁平適用性高的白色石塊。
從上往下,整面石墻依次是白色且略有突出的外檐,暗灰和淺藍混合成的主墻體和埋藏在地下的土黃色地基。
石縫中填充著抹平的白泥,因為尚未晾干,顯得發灰,完全干燥后顏色會干凈不少,像是縱橫曲折的天然條紋,歪打正著,倒也形成了不規則的幾何圖案。
倘若細看難免有些粗糙,乍一看還是蠻不錯的。
除墻體本身和上方突出20厘米左右的外檐,砌墻過程中,陳舟還完成了門框和窗框的安裝。
他本來想在墻正中心開門,然后在門的左右兩邊各開一扇窗戶。
在本子上繪制了一下效果圖,感覺這種設計會讓整面墻變成一個驚愕的表情,雖然規矩板正,看起來卻過于好笑。
于是陳舟改變主意,在墻體靠左的位置安裝了門框,在門框右邊連著安裝了兩個挨在一起的窗框。
窗框下他還用白色石板砌出了窗臺,以后如果養些綠色植物,正好可以放在窗臺上。
現在工作過于繁忙,陳舟想著以后該干完的活都干完后,就在森林里抓幾只好看的鸚鵡掛在天花板下養起來。
然后再移植幾株嬌嫩美艷的花草擺在家中,或是在農田旁修建一個魚塘,釣幾條五彩斑斕的小魚放在里面繁殖,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
2月16日,臥室外墻進入最后的收尾工作。
陳舟精心挑選的木門木窗被安裝到了門框和窗框上。
關合幾次,確定門窗功能正常,陳舟走入室內,光線頓時一暗。
陽光、風雨甚至是大海的氣味兒都被攔在了屋外。
“再也不用擔心睡覺時被腳底下鉆進來的風吹醒了。”
坐在床上,遠遠望著窗上小塊玻璃透進來的微光,陳舟仰倒在被褥中,為自己砌成的墻壁感到由衷的驕傲。
不過這只是建造庇護所漫長工期中微不足道的一步。
廚房和儲藏室的外墻、門窗、墻垛、室內承重墻、室內分隔墻、地板、天花板……
它們都需要大量的材料、時間以及人力。
休息片刻,從床上爬起來,陳舟開始制造室內照明物。
若沒有捕到那兩只海豹,他最好的選擇是用石頭圍起幾個篝火堆,靠燒炭火照明,畢竟燈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