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水面之上,有一條烏篷船,船上佇立著一名披著蓑衣,戴著草帽,斜撐長篙的漁夫,背對觀畫者,仿佛在欣賞遠處雨景。
從畫作整體表達的內容來看,與星期六那幅“雨中耕作”頗為相像。
……
星期六曾從陳舟那里看到過許多種風格的畫作。
有一板一眼,線條硬朗的設計圖;
有力求真實準確的素描;也有幽默詼諧,能準確抓住人物特點,并夸張處理的漫畫。
但這種風格的畫,他確實是第一次見。
初看下來,他覺得這畫很簡單,甚至簡單到有些簡陋的程度。
但就在紙張上那些空白的地方,他卻隱約看到了并沒有繪制在紙上的東西。
或是流動的水,或是被風卷動的云,甚至是無形的風與潮濕的氣,還有一些他能感覺到,卻無法表達的情緒。
“怎么樣,你能領會這種感覺嗎?”
看著發呆的星期六,陳舟問道。
星期六沒有回答。
陳舟并未繼續追問,又翻動《國畫技法入門》,向星期六展示了另一幅畫作。
這幅畫作可就出名了,是南宋馬遠的《寒江獨釣》。
泛黃的紙面上,僅有一艘小船和船上俯身釣魚的老翁,觀畫者卻能從中看到無盡水紋,似乎能感受到江水的浩瀚,還有江上逼人的寒氣。
……
熱帶地區從來沒有冬季,星期六不能感受到江面的寒冷,只能從面積龐大的留白中領悟繪畫者所表達的高超意境。
不能確定自己是否真的領會到了繪畫者心中的感覺,星期六猶豫著點了點頭。
“我好像能領會……”
……
未對星期六模棱兩可的回答表示不滿,陳舟抽出一張紙,在紙上寫了首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把詩放在《寒江獨釣》旁,陳舟頗有些感慨地懷念道。
“在我的故鄉,有太多太多值得一提的東西。
無論是詩書,還是繪畫,亦或是書法,都值得人用一輩子去鉆研。
由于它們太過高深復雜,我連皮毛都鉆研不透,就從來沒跟你們講過。”
“不過今天,我似乎從你身上看到了一種潛質,一種適合國畫的潛質。
還記得我剛才問你,知道什么是意境嗎?”
見星期六滿臉迷茫地再次點了點頭,陳舟將《國畫技法入門》翻到了前幾頁。
在關于意境的介紹中,著書者這樣寫道——
“中國畫的意境是以形寫神、虛實相生、詩禪交融的綜合表現。
其精髓在于用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意蘊,用筆墨闡述自己的道,從而將自然景物與心境合而為一,使觀畫者能從畫作中感受到繪者的情感。”
星期六低下頭,呆呆地看著那行字。
他的漢語水平還是不夠高,盡管其中的每個字他都認識,但連在一起他就看不懂了。
陳舟見狀,沒有責怪他,只是拍了拍星期六的肩膀。
“從今天開始,這兩本書就歸你了,拿回去慢慢看吧,我覺得這條路更適合你。”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