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大群既有頭腦又有技術,身體素質還不賴的優質勞動力就這樣關在監獄中吃白食,陳舟覺得不妥。
為了給這群人找點活干,省得他們閑得無聊搞出“肖申克的救贖”那般的越獄事件,陳舟讓星期六建立了一個“勞改營”。
被俘虜的西班牙水手們在勞改營中接受勞動改造,從最基礎的耕種開始幫忙建設島嶼。
同時他們還要學習漢語,以便獄卒和他們交流。
其中態度積極的,有依附之心的將被優先挑選出來,成為犯人中的“工頭”。
隨著漢語越來越流利,品性較好的工頭還能獲得“晉升機會”,搬出狹窄的水泥牢房,住在勞改營中。
勞改營守著一大片農田,活動空間比監牢內大得多,在那里,犯人們能找回些許自由的感覺。
……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1667年。
無論是被搶走財寶的基利安還是派出三艘武裝商船的蒙尼德茲都詭異地沒了動靜。
在島上勞動改造的西班牙水手起初還抱著被解救或者被贖回的念頭,隨著時間流逝,他們的希望都慢慢變成了絕望。
現在,每天起床洗漱過后他們就要下地干活,干完活才能吃早飯。
然后再上課學習漢語,背誦古詩文。
他們再也不能肆意飲酒,也不能賭博打架,一旦觸犯戒條就會遭受懲罰——
挨鞭子倒無所謂,他們最怕的是關禁閉。
有過住在水泥小屋中的經歷,誰都不想回到那個狹窄逼仄的地方,那里簡直和地獄一樣可怕。
……
雨季過去,旱季到來。
島上的第三艘蒸汽機船也成功下水,星期日這個“海上老將”也第二次更換了座駕,從鐵心號來到了第三艘蒸汽機船上。
由于材料限制,第三艘蒸汽機船建成后,造船廠便未再開工——
剩余的金屬和焊條不夠支撐第四艘蒸汽機船的建設。
不過那些從造船廠中“下崗”的工人卻未失業,他們將從西班牙水手那里學習風帆船只的建造技術,然后將其與自己從前積累的造船經驗相結合,制造出具有島嶼風格的木質風帆船。
正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別看島民們在陳舟的教導培養下都成了合格的木工焊工,但在建造傳統風帆船方面,他們還是得請教西班牙水手。
尤其是船上的船長、大副和木匠,這些人對船體的結構最為了解。
而且由于他們在海上生活夠久,積累的經驗夠多,談論起傳統木質風帆船,他們的想法甚至比17世紀造船廠的工人還先進。
有他們幫助,技術本就不差的造船廠工人每日都有顯著進步。
不到兩個月,島上便添了兩條小型木質風帆船。
旱季天氣晴朗時,這兩條小船可以前往更遠的海域,為島民們帶來稀奇的新品種海產品,也能往返于大島與群島之間,接送“回家探親”的島民——
大島擁有三艘蒸汽機船后沒多久,星期日便在陳舟的指示下將大島附近的所有小島都納入了掌控。
除大島外,遠處的群島共有五座。
其中三座面積較大,島上有若干土著部落,還有兩座小島面積較小,其上荒無人煙,只有稀疏的樹木和光禿禿的巖石。
不過那兩座小島卻因無人居住成了野生動物的樂園,其中一座島嶼是玳瑁的繁衍地,到了繁殖季節,島嶼邊緣的沙灘上爬滿了大大小小的雌性玳瑁,隨手一挖就能挖出它們產的卵。
另一座島嶼則是海鳥的棲息地,島上的石頭山甚至被鳥糞染成了灰白色。
大島上鴿子洞中積累的鳥糞在這些年的開墾荒地行動中已經被消耗得七七八八,陳舟打算等鴿子洞內的鳥糞消耗干凈后就派遣風帆船從海鳥島上開采鳥糞運輸回來。
鴿子洞畢竟只是大島的一隅之地,鴿子的排泄能力有限,造糞能力遠比不過一整座島嶼的海鳥,若能將海鳥島上的鳥糞利用起來,至少十年內都不用發愁肥料了。
……
日子一天天過去,島上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愈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