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的浪潮前,陳舟便派人叮囑過牛洋——
“不能趁著孩子出生哄抬牛奶羊奶價格,每日產出的新鮮奶水要優先賣給確實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出價更高的人,尤其是斑馬等喜歡搞面子工程的人。
同時,供應給工廠的牛奶羊奶也可以減少份額甚至直接斷掉,他們管理層少喝一口奶不會死,但是孩子卻迫切地需要奶水。”
……
人類的繁殖周期很漫長,孩子自出生到成長為能用的勞動力起碼要十五六年時間。
與之相比,動物的生長速度就快得多了。
島上人工飼養的羊群規模擴大后,陳舟便清剿了島嶼中所有野山羊,只留下了十幾頭比較壯碩的種公羊,其余山羊均被陷阱或是弓箭獵殺了。
為了處理這一大批羊肉,島上還特地舉辦了一場“燒烤節”。
基利安送來的酒水配合各種香辛料,與木炭的香氣相配合,將羊肉串烤得油光四溢,咸香可口。
上到接近五十歲的老島民,下到三四歲的小家伙,都在這場盛宴中縱情享受著食物帶給他們的快樂。
盡管“燒烤節”只是陳舟為了處理羊肉臨時策劃的節日,島民們卻將這場令人印象深刻的節日記在了心里,隨后許多年,他們都會自行組織節日,形成了一種獨屬島嶼的風俗。
……
山羊規模過大后,對植被的損害非常嚴重,為了保護草場,陳舟限定了羊群的數量,同時開始將畜牧業往群島中轉移。
一些已經成家的經驗豐富牧者因此背井離鄉,重新回到了如今已空無一人的群島中,守著老婆孩子在島嶼上照料羊群。
每隔一兩個月,他們便有一段長達十天的假期,可以帶著家人返回大島,以免因過長時間的離群索居產生心理問題。
返回島嶼的時候,會有其他牧者代替他們照看羊群。
離開相熟的朋友到群島上放牧,不能在大島上購買物資,體驗種種新鮮事物固然痛苦,但與翻倍的收入比,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貨幣的出現使島民們對自己擁有多少財富有了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看著銀光閃閃的錢幣逐漸增多,任何人心中都會產生一種別樣的幸福感與安全感。
為了蓋起更大更豪華的房屋;為了吃上更美味的飯菜;
為了老婆的衣服,為了孩子的教育,島民們情愿付出更多努力來換取豐厚的報酬。
……
建立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后,島上的農作物和牲畜也有了飛躍性的提升。
陳舟心心念念的豬和雞鴨鵝,以及一些常見的農作物種子都被基利安送到了島上,這些東西大大提高了所有島民的生活質量。
一些在家中專心照料孩子的女島民也因此有了新的收入來源——
靠著飼養豬和家禽,出售豬肉以及禽蛋禽肉等活計,她們能在不耽誤照顧孩子的同時賺些錢補貼家用。
由于這些家畜新引進到島嶼,島上的“有錢人”們沒見過它們,導致市場上出現了搶購雞蛋鴨蛋的風潮,最瘋狂的時候,一枚雞蛋甚至能賣到50銀幣的價格。
那些最早加入島嶼的老資歷們乘著島嶼發展的風口早就攢下了許多家產,有些人甚至還開設了自己的工作作坊或商鋪,能用錢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