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容器,單靠水坑和加熱的石頭將水燒至沸騰耗時耗力。
等待的過程中,陳舟必須不斷用長木棍將冷卻的石塊取出,然后再添加新的石塊。
保爾則手持木矛,蹲在河邊叉魚。
淡水魚很少有帶毒的,如黃辣子、羅非魚、鰲花魚一類的有毒魚,毒素多分布在背部的棘刺中,而胡子鯰除棘刺外,卵和內臟也有毒,像河豚這樣混身帶毒的魚類基本只有一種。
盡管二人對史前魚類均不熟悉,但靠觀察它們的體貌特點也能判斷出它們是哪種現代魚類的祖先,從而避免食用到有毒部位——
在海島食用魚蝦時,由于對海產品不熟悉,又缺乏生物方面的知識,陳舟分外謹慎,甚至還專門繁殖了一批老鼠用于試毒。
現在他的經驗就豐富多了,起碼知道規避棘刺、內臟和魚卵等有可能有毒的部位,不食用這些部位后,再加熱一下魚肉,高溫會分解掉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吃起來就沒什么大礙了。
寒冷的區域不僅動物體型大,就連河中的魚類都格外肥碩。
它們根本不知長矛為何物,見河面上有陰影來回移動,只當是誤落入水中的昆蟲或是鳥類,爭先恐后地撲了上去,結果可想而知,全都被保爾插了個透心涼。
……
直到保爾捕到五條體長超過30cm的大魚,水坑中的水都沒燒開,只是變得分外溫熱,摸上去大概有80度左右。
又收集了一些柴火,補充了篝火中的燃料,陳舟跟保爾一起處理起捕捉的魚。
一把軍刀完不成兩份工作,保爾把魚按在從坑中取出的石塊上去除內臟刮鱗,陳舟的手法則更為粗暴——
他直接剝掉魚皮,這樣雖然損失了一些脂肪,卻能一勞永逸,直接解決魚鱗問題。
處理完魚的外表后,二人將魚的頭尾去掉,然后把中間切成可供樹枝穿過的小塊,再懸置于篝火上慢慢烤制。
魚肉中的脂肪含量不低,烤熟以后香氣撲鼻,且史前世界的河流從未受到現代工業污染,烤熟以后吃起來沒有古怪的汽油味兒或是塑料味兒。
雖然沒有調味料味道顯得很是寡淡,但在鮮味和口感方面卻是不遜色任何現代菜肴。
……
直到吃完五條大魚,坑中的水才燒沸。
從河邊摘取幾片較大的草葉,卷曲成筒狀,趁著水熱,陳舟和保爾一點點喝光了大半坑的水,然后打開魚鰾,將剩下的水裝入其中,最后用細線封口。
接下來他們還要行走很遠,途中可能找不到水源,好不容易燒開水,一點都不能浪費。
要不是昨晚分解洞鬣狗的時候忘了保存洞鬣狗的膀胱,陳舟甚至會用洞鬣狗的膀胱當儲水容器。
吃過飯后,保爾又在河邊給傷口消了一次毒,陳舟則挑選合適的石材制造起他的石錘。
用河柳將石塊捆綁到木棍上時,陳舟沒忘把一些柔韌的柳條捆扎成束保存起來——
路上他可以一邊前進一邊為保爾編織簡易護具,哪怕制不成密不透風的鎧甲,只要有薄薄一層簡單的護網,也能抵擋大部分傷害。
如果昨晚抵御洞鬣狗攻擊時保爾的腰部有一圈藤制護具,他可能根本就不會受傷,也就不消耗珍貴的酒精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