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錘在手中旋轉,熟悉著它的分量,陳舟一手矛一手錘走到雌鋸齒虎身旁,舉起錘子對準鋸齒虎眼窩,重重砸了下去。
石塊與鋸齒虎的頭骨產生激烈碰撞,些許骨頭渣滓飛濺而出,捆綁固定石塊的柳條也有所松動。
至于鋸齒虎,則當場死于這一錘下,大腦遭到沖擊后,很快就停止了掙扎,眼中最后一分神采迅速消散。
山頂剛剛還充滿鋸齒虎幼崽的叫聲,這會兒全都消失了,只剩篝火中木柴噼里啪啦的燃燒聲,使庇護所一帶顯得格外安靜。
陳舟拽起鋸齒虎寬松的毛皮,硬生生將它拖到庇護所旁邊,準備連夜把它大卸八塊,用好肉做幾頓飯,用皮毛做套簡單的防具,再把能儲水的膀胱摘下來沖洗干凈——
這建立在膀胱和泌尿系統未被破壞的前提下。
不然膀胱中的尿水灑入整個內膛,別說用膀胱裝水,就是想吃點肉可能都帶有尿騷味兒。
剖開鋸齒虎的腹部,將臟器掏出,陳舟發現長矛剛好擦著膀胱的邊緣穿了過去,這為他留下了一個合格的儲水容器。
雌鋸齒虎的體型沒有雄鋸齒虎大,膀胱也小一圈,但還是比魚鰾大得多,陳舟估計這一個膀胱大概能裝下一斤半水,保存好的話,用半個月不成問題。
有一膀胱水,平時遠行足夠飲用了。
不過膀胱沒有皮毛保護,帶在身上很容易被樹枝劃破,看了看保爾交給自己的針線,又看了看鋸齒虎較為柔軟的腹部皮毛,陳舟打算嘗試用鋸齒虎皮縫制一個保護套,把膀胱包起來,這樣還能將膀胱水囊的使用壽命再延長一些。
除縫制皮套外,由于膀胱離開活體后外層會變得干燥,一旦過于干燥就容易開裂,陳舟還得在皮套與膀胱外層之間涂一層油,浸潤膀胱,盡量使其保持柔軟。
當然,縫制皮套這事還急不得,因為鞣制皮毛也需要時間。
他今晚連夜割下大小合適的皮子,清理掉表面的泥、血和脂肪殘渣,經過風干后再用清水浸泡10個小時。
在此過程中,他還得提前制備腦漿乳化液,將溫水加入腦漿,搓揉成糊狀,再靜置幾個小時等待其氧化產生醛類鞣劑,才能把腦漿乳化液均勻涂抹在生皮肉面。
抹上乳化液的生皮經過折疊捶打,補充新腦漿,持續兩到三天變得皮質松軟后便可拉伸抻平,掛在框架上自然陰干,陰干過程中還得及時搓揉,將硬化點消除才能鞣制成一張合格的皮子。
整個過程最快也要兩天時間,眼下正值夏末秋初,身處高緯度地區,晝夜溫差大,陰干生皮的速度比夏季還要慢一些,陳舟預計要三天時間才能鞣制好一張皮毛。
恰好現在所處的位置已經接近山頂,生長在周圍的盡是高大的樹木,樹干與樹干之間空隙極大,視野開闊。
作為方圓幾十里內的制高點,這里雖算不上絕佳的瞭望點,充當一個臨時駐扎地倒勉強合格。
陳舟準備就在這里鞣制皮毛,同時以庇護所為中心點,探索周圍環境,最好攀上峰頂,眺望大山四周的地形,同時趁夜觀察平原和森林有沒有火光或者煙氣——
挑戰場地內不像有原始人生活,沒有雷暴的情況下,只要有火光,基本可以肯定是挑戰者點燃的,他可以根據此了解其他挑戰者的位置。
一邊做著打算,一邊分解鋸齒虎的尸體,將四條肉質最緊實豐滿的大腿卸下來,又拆開鋸齒虎粗壯的肋骨,手持肋條,他直接在火上烘烤起來。
沒有鹽也沒有調料,烤制肋條時,他只能往上面涂抹一些鋸齒虎的血液,以求帶來些許咸味兒。
論及生存條件,這里可比《魯濱遜漂流記》那次惡劣得多,危險也一波接一波,若不是他今非昔比,恐怕昨夜就死在洞鬣狗的圍攻下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