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運動之所以帶有極限二字,不僅因為它們在挑戰人類生理與心理的極限,還寓意著人類永不服輸,敢于向著更遙遠的目標前進的信念。
在諸多極限運動中,潛水是其中最危險的項目之一。
著名的埃及達哈布藍洞吞噬了200余名潛水員,其中包括40m自由潛世界紀錄保持者,被稱為“潛水者之墓”。
美國得州的雅各布深井,則造成了至少8人死亡。
在深潛過程中,潛水者需要面對40m臨界深度的醉氮,此時氮氣會溶解血液,導致意識模糊,嚴重者甚至會昏迷,這讓潛水員無法正確判斷自己的氧氣儲量,進而氧氣耗盡而死。
而其它復雜的水下洞穴,比如雅各布深井,它表面上只有10m深,其中的隧道卻通往40m深的水下洞穴系統,下潛至15m時潛水者就會被水流壓力吸入洞穴深處,從而迷失方向。
墨西哥魔域洞穴則以無階梯的垂直洞口,黑暗且錯綜復雜的通道聞名于世,潛水者們稱它為“毀滅神殿”。
海底的黑暗、壓力、無序的空間感、逐漸消耗的氧氣和每時每刻都在加劇的壓力像是惡魔的低語,它的危險制造了一種獨特的魅力,使得全世界的潛水者趨之若鶩。
作為一名為尋求刺激,頻繁活躍于各種極限運動之間的富豪,陳舟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些“潛水勝地”。
圈內的“高端玩家”都聽過他的名號——
畢竟活著從“潛水者之墓”“雅各布深井”“毀滅神殿”“沙美島洞”中出來的人實在少見,更別說“陳”還是極少數深潛入40m以下位置成功脫逃的人。
所有混跡于深潛領域的職業或業余愛好者都驚嘆于“陳”的身體素質,更令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陳”的方向感和記憶力。
如果說達哈布藍洞水下56m的“拱門”通道之下,是醉氮頻發的地獄之門,考驗的是潛水者與死神角力的意志力。
那雅各布深井和墨西哥魔域洞穴就是對方向感和記憶力的測試。
人在深水中待久了,是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的。
身處深水,洞穴內垂直的巖壁和鐘乳石群會令任何資深的潛水員記憶混亂,而每分每秒都在消耗的氧氣又給他們施加了更沉重的心理壓力。
深水中的洞穴光線極為昏暗,墨西哥魔域洞穴內部甚至一片漆黑,到處都是洞穴開口,即便是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潛水者都不敢過于深入。
但陳舟可以——
他的紅細胞可以容納更多氧氣,身體可以調整為“低功耗模式”,這意味著他可以比常人在水中滯留更多時間。
世界憋氣記錄保持者創造了長達24分03秒的憋氣記錄,但前提是在憋氣前吸入大量純氧,同時身體靜止。
而陳舟可以在全程活動的狀態下憋氣20分鐘,且不需要吸入純氧。
除此之外,過人的體能使他可以背負更沉重的氧氣罐,這為他增加了更多容錯。
下水后,他的夜視能力又能發揮頭燈一般的作用,幫助他看清洞穴內的結構。
至于他為什么從不迷路,那是因為他可以硬生生將路過的所有拐角、洞口和岔路全都記下來。
機械專業的學習經歷早就幫他養成了過人的空間思維能力,回到現代,身體素質發生變化后,他的快速構圖建模能力又得到了顯著提高。
游過岔路的同時,他便能在腦海中繪制出洞穴的所有結構,誤差不超過20cm。
……
日本忍者的意圖非常明顯,幾度朝著大河前進,躲閃得再倉促都不忘調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