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陳舟所料,未經過持久醞釀的暴風雪宛如空中樓閣,根本支撐不了太久。
最先偃旗息鼓的是來勢洶洶的大風,雪又飄了一會兒,雪肉眼可見地變小,排列得也不似之前那樣緊密了。
隨著風勢減弱,很快洞外就顯露了天光。
洞深處節奏遲緩的呼吸聲依舊沒有改變,陳舟用手背擦了擦鼻子,看著插在一旁閃爍著寒光的長刀,最終決定饒洞主人一命。
雖說這場風雪並沒有持續太久,從馬后炮的視角來看,大概率要不了他的命,但若始終留在外面,苦頭是少不了的。
縮在洞里冬眠的那傢伙,挖掘洞穴時肯定沒想到有一天會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幫助他們躲避風雪。
一切都是無心之舉,是機緣巧合。
不過說到底,陳舟還是受了洞主人無意的庇佑的。
放在平時,還沒填飽肚子,一頭送上門的野獸陳舟絕不會放過,這次“受人恩惠”,沒辦法立即翻臉,也就算了。
而且這頭多半為洞熊的傢伙還給陳舟提供了新的靈感——
或許回到庇護所以后他可以沿著山腳搜尋,在松林的末端尋找熊類冬眠時挖掘的地洞,或是粗壯的大樹。
現在剛入冬沒多久,冬眠的動物積攢了一身肥膘,還沒消耗太多。
原本陳舟打算靠釣魚獲取脂肪儲備——
魚類具有厚實的皮下脂肪,儘管魚油偏腥,卻也是不錯的脂肪來源。
但這幾天在河邊這么一看,這時節捕魚難度恐怕有點高,天氣太冷了,魚都縮在深水區,除非撒網捕撈,靠釣肯定是不靠譜。
尤其現在找不到蟲子,只能用動物內臟做魚餌,而動物內臟的腥氣又太大,在岸邊往魚線上掛,說不定還沒等釣到魚,就把飢腸轆轆的野獸先吸引來了。
與此相比,熊類、雕齒獸、大地獺等等,有冬眠習性或無冬眠習性的穴居動物,都比魚合適的多。
這不僅因為它們居住在陸地上,更因為它們體型大,宰殺一頭至少能出五六十斤的油脂,省時省力。
而且長毛的動物除了油脂,還有皮毛可供使用。
皮毛,也是他們目前急需的資源。
……
已經決定放洞中野獸一馬,陳舟也就沒多磨嘰。
耐心地等了一會兒,確認風雪沒有捲土重來的可能,他喚醒趴在一起的鋸齒虎,帶著它們離開了洞穴。
【寫到這里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1?1.】
除了想儘快獲取鹽石,完成任務返回庇護所之外,陳舟之所以如此急切,還因為洞穴內的氣味兒實在難聞——
對於他這種嗅覺敏銳的人來說,充斥在整個洞穴中的騷臭、腥臭無異於一種折磨。
或許鋸齒虎骨子里早就適應了這種氣味兒,但他實在無法忍受。
……
暴風雪過后,剛剛還以枯黃和黑灰為主的草原被白色統治。
地面鋪了一層鬆軟的積雪。
風勢大減,陣陣涼風吹過,不時能掀起一些浮在表層的薄雪,相較剛才下雪的時候,此刻卻無太多寒意。
不過陳舟卻知道,這種看似平靜無危的景象實際是一種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