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過繼出去,就已經和原生家庭做了切割,從此是別人家兒子。
這是祖宗禮法,公序良俗,且有律法支持。
別人要如何教導兒子,如何安排兒子前程,都和原生家庭沒有關系。
像老顧家大房這樣,才剛把孩子過繼出去,就接二連三去干擾對方教育孩子的,確實少見。
若是雙方能溝通體諒,倒也不算什么大事,畢竟孩子可以成為兩個家庭的紐帶,為了孩子好,很多原生家庭也愿意幫襯一把。
但現在的問題是,顧長清不愿意讓原生家庭插手孩子的教育。
他不愿意,顧家大房這種做法,就犯了忌諱。
如果這樣,以后誰還敢過繼孩子?
破壞祖宗禮法,風序良俗,清水村和顧家,可承擔得起這個罪名?
所以顧長清這話一說出來,剛才還說他不是親兒子就下狠手的人,一下子就噤聲了。
本來嘛,他們剛才說風涼話,也不是真的為了顧家大房和顧小樂出頭,而是滿足自己的表現欲,并讓自己站在道德至高點。
跟在李氏后面趕到的顧老太不知輕重。
或者說她知道輕重,但覺得自己是顧長清親娘,可以用孝道壓制他,不但沒有制止李氏的行為,反而現罵顧長清道:“你大嫂哪里說錯了?”
“小樂如今是過繼給你了不錯,可他也是你大哥大嫂的親兒子,是老顧家的親孫子。”
“你要教訓他,問過我們同意了嗎?”
顧老頭跟在后面沒吱聲,顯然是還想看看顧長清的想法。
顧長清冷笑一聲,扭頭就走。
顧老太這個時候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沖著他的背影喊:“你又去哪兒?小樂被你打得這么厲害,你趕緊去給他找個大夫瞧瞧。”
顧長清頭也不回,直接找到村長和族長:“顧小樂我不要了,你們把他的族譜改回去。”
村長:“???”
族長:“!!!你開什么玩笑?你以為過繼是鬧著玩過家家?”
“昨天說要兒子,把人過繼過去,今天就反悔?”
顧長清冷笑:“這孩子怎么過繼來的,別人不清楚,族長不清楚嗎?族里先斬后奏,非要塞個孩子到我名下,族譜改完了我才知道。”
“現如今倒成我的問題了?”
族長被他下了面子,十分不悅:“這事兒是你爹、娘親自做的主,你到族里來鬧什么?”
顧長清一聽:“族長也覺得我是在鬧?”
族長剛想說,他不是鬧是什么?
親自見證過顧長清把老顧家拆了的村長連忙道:“沒有沒有,長清你最是講道理,怎么會來鬧事呢。”
族長沒出門,并不知道顧長清昨天的豐功偉績,不滿道:“這還不是鬧事,這分明是……”
村長伸手去捂他的嘴:“不想祠堂沒了,你就少說話。”
族長猛搖頭:“唔唔唔……”
村長捂著他的嘴不松手,以一個十分搞笑的姿勢,問顧長清:“長清啊,怎么忽然又說不過繼了?”
顧長清:“我大哥大嫂說顧小樂是他們兒子,我罵不得打不得管不得……我娘說,我要管教顧小樂之前,要先征得他們老顧家同意。”
“那顧小樂又饞又懶,什么也不干,態度還不好,說他兩句,跑回有家找親爹告狀,我大哥昨晚就找上門,罵我,差點罵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