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清帶著三個兒子風光回村,大大刺激了老顧家。
顧長貴看著碗里照得見人影的雜糧稀飯,不滿道:“都怪小樂!要不是他不爭氣,被顧長清退回來,現在風光的就是我們老顧家!”
“早知道這樣,當年還不如把我兒子過繼給他,指不定狀元郎就是我們老顧家的。”
老顧家這兩年的日子本就不好過,如今顧長清發達了,帶著兒子衣錦還鄉,他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村里的流水席,他們都不好意思去吃。
當然不是因為臉皮薄,而是怕村民們為了討好顧長清擠兌他們,就像老李家一樣,被大家說得無地自容。
沒吃上席是小事,更讓那些陪同顧長清一家回村的官吏鄉紳記住了,以后,總會在各種各樣李家人想像不到的地方,卡他。
所以老顧家人現在是能避著就避著。
可有酒有肉不能吃,只有在家吃雜糧稀飯和咸菜,自然一肚子火。
顧長貴借著這份火氣了,把這幾年積攢的不滿全都發泄出來。
顧長旺聽了自然不樂意,冷聲道:“要不是你鼠目寸光,心生貪念,為了三十兩銀子,說動爹娘送顧長清去服兵役,家里日子早就好過了。”
“服兵役七年,七年時間,顧長清何止賺三十兩銀子?”
“更不會因為去服兵役的事,和家里反目。”
“所以,你才是老顧家的罪人!老顧家會落敗,都賴你!”
由于缺銀子,倒塌的房子一直修不起來,原本只是倒塌一半,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倒越多,最后全倒了。
一家人擠在臨時搭建的兩間棚子里,根本住不開。
最后沒辦法,只能再次搭建兩間棚子居住。
原本有顧長清可以壓榨,家中有余錢,大房和三房沒有利益沖突,關系融洽。
離了顧長清,再沒有人繼續供老顧家吸血,大房和三房的矛盾就暴露出來,成天互相埋怨。
今天不過是借著不滿,雙方徹底撕破臉罷了。
顧長貴冷笑:“到底是誰貪得無厭?”
“要不是你貪心,貪顧長清帶回來的銀子,想吃他的絕戶,讓他給你們大房當老黃牛,強行把顧小樂過繼給他,也不會惹怒他。”
“就是因為你的貪婪,我這條腿當年才會被顧長清打斷。”
“房子才會被砸,銀子才會被偷,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差。”
“顧長旺,你就是個掃把星!”
兩兄弟反目成仇。
顧老頭怒喝道:“都給我住口!”
“事情已經這樣了,你們現在互相埋怨有什么用?”
“有這力氣,還不如想想,怎么去求得長清原諒。”
“你們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只要把態度擺出來,誠心認錯,想必他也不是鐵石心腸,真的不認你們。”
顧老太:“沒錯沒錯。”
“要我說,再把小樂送過去給他。”
“本就是過繼給他的孩子,怎么能他說不要就不要呢?”
顧家人:“!!!”
顧小樂:“???”
顧長旺遲疑道:“娘,這不太好吧?”
“我們已經和他斷親了。”
“他如今也不是當年的顧長清,任由我們說什么是什么。”
“他如今有兩個當官的兒子,真惹惱了他,不用他自己動手,有的是想巴結他的人,找我們麻煩。”
顧老頭:“長旺說得不錯,大家這幾天都老實點,別招惹他們。”
顧長貴:“我倒是覺得娘說得對。”
“再怎么樣,培養親侄子也比培養外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