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這個名字,是村里小學老師幫原主取的。
顧長清幾歲的時候,經常跑去村里小學課堂外面聽課,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師,本身也是村里人,輩份還高,就給他取了長清這個名字。
后來上戶口,劉娟還想把戶口上成胡狗剩。
但是原主自己堅持,絕不肯上狗剩這個名字的戶口,加上村里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都說孩子有更好的名字,為什么一定要叫狗剩?
最后,戶口簿上的名字是胡長清,但是胡家人從沒喊過這個名字一次,從上到下,開口必狗剩。
村里人聽見胡家人這么喊,自然也是跟著喊,所以原主戶口本上的大名,幾乎沒人記得。
這也是為什么,張民貴拿到下鄉知青名單,一時沒把顧長清和胡家聯系起來。
加上,經過這兩個月的調理,顧長清長高了個兒不說,本身的氣質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又穿得富貴,怎么看都是金錢堆出來的小少爺。
張民貴不敢認才是正常。
但是這會越看越像,又是海城來的,大名叫長清的,這也太巧了。
張民貴眼巴巴看著顧長清,等他回答。
顧長清:“大隊長,我現在叫顧長清!海城顧家的兒子。”
湖村這個村,其實以前叫胡村,村子里大部分都是姓胡的,后來,各種原因,有不少外姓人并入,胡村就成了湖村。
雖然現在不像以前,一個村子八九成都是姓胡的,但也占了一半多。
胡姓村民和其他雜姓村民之間,大矛盾沒有,但平時肯定有不對付,胡姓村民還想像以前那樣,掌控村子的話語權,但其他村民不樂意。
不在,張民貴也當不上這個大隊長。
張民貴道:“是是是,你如今回了顧家,自然和胡家沒有關系。”
他打聽道:“聽說顧家是海城首富,你父母怎么舍得讓你下鄉?”
“家里隨便給你安排個工作,也不至于讓你下鄉來吃苦。”
顧長清正氣凜然:“我響應祖國號召,到農村廣闊天中來。”
張民貴:“呵呵,呵呵……挺好的。”
這個天沒法聊了。
他也不能說顧長清的想法不對,那豈不是思想覺悟有問題?
但要讓他說顧長清做得好,他覺得自己也說不出口。
鄉下種地的苦,誰吃誰知道。
顧長清在湖村種了十幾年的地,還沒苦過,回了首富家還要來下鄉,往好聽說,他覺悟高,說難聽的,他腦子進水,有病!
不然誰往鄉下跑?
村里人想說一切辦法,都想去城里找個工作呢。
李文俊和鄭立軍被兩人對話驚到了。
李文俊:“你,你是首富顧家的少爺?從小被抱錯了?”
鄭立軍的重點則在于:“顧知青,你以前真叫狗剩啊?”
顧長清:“……”
問得很好,下次別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