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胡家也就訂婚這個問題進行激烈爭論。
劉娟道:“為什么只訂婚不結婚?”
“不結婚,她的戶口落不到咱家,年底分糧的時候,咱家就得少一個人的口糧。”
“現在糧食多緊張?多一個人吃飯,少一個人的口糧,負擔不起。”
“再說,她還是知青。”
“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以后有回城的機會,她跑了怎么辦?別忘了她本來就是城里來的。”
“如果你們結了婚,領了證,到時就憑那張結婚證,就能攔住她,或者和她一起回城。”
“如果沒有結婚證,她完全可以不認這門婚事。”
胡正宇自嘲笑了下,很快隱去,道:“訂婚是我提出來的。”
“她倒是想一步到位,直接結婚。”
“只不過,她提出要二百塊錢彩禮。”
“說大城市如今結婚都要三轉一響外加一百塊彩禮,她現在下鄉了,自然不會比照大城市來,所以三轉一響不要,只要二百塊錢彩禮。”
此言一出,胡家人全驚呆了。
劉娟破口大罵:“二百塊錢?她鑲金的啊?”
“真是獅子大開口,她怎么敢說的?”
胡老頭:“村里娶個媳婦,彩禮二十到五十塊,最高不過八十塊。”
“要我說,那知青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還不如娶個村里姑娘實在,不用那么高彩禮,娶回來還能給家里干活。”
胡小紅:“就是!她一個外來知青,干啥啥不行,還敢要我哥二百塊彩禮?真是好大的臉!”
胡傳根:“哥,這個錢你可千萬不能給她!”
“這種女人,根本就是見錢眼開!”
胡正宇心里冷笑,這些人著急,也不過是不想把家里錢花在他身上。
自從劉娟當年偷摸去海城找他認親開始,他這些年可沒少給胡家好處,沒想到卻是養大了他們的胃口。
原本顧家是海城首富,他是顧家唯一的少爺,并不在乎這點東西。
只是如今形勢不好,他急需一個身份暫避風頭,才不得不回來認親。
胡家人的態度挺耐人尋味。
表面上看,沒人讓他下地干活,平日里都都捧著他,但是話里話外都在打探,他還能不能從顧家得到好處?
他在顧家那么多年,手里肯定有不少錢?
錢放在外面不安全,要不拿回來,家里給保管?
除此之外,對于他之前已經拿回胡家的資源,他們看得緊緊的,但凡他動用一分,他們好像都是在割他的肉。
劉娟更是時不時敲打他:“正宇啊,如今賺錢不容易,家里一大家子要吃要喝,你又沒有其他進項,錢還是得省著點花。”
又私下問他:“正宇啊,你老實跟娘說,你都已經知道自己不是顧家的兒子,這么多年,就沒給自己留點退路?”
“咱家的情況你也知道,我和你爸年紀大了,你弟弟妹妹年紀還小,沒到賺錢的時候不說,還一個勁花錢。”
“再過兩年,他們又要成家,更是要花一大筆錢,我和你爸沒本事,我們家啊,以后可就指望你了……”
胡正宇:“媽,我現在都回家了,還能有什么指望?”
“那個斷親書你和爸親眼看著寫的,都登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