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毛驢把人甩下來后,撅著蹄子左踢右跑,王家人根本拉不住。
最后還是村里的年輕人一擁而上,費了好大勁,才把毛驢給制住,好幾個人都被踢了。
顧長清無辜道:“我不知道啊。”
“這毛驢才買回來幾天,我也不熟。”
村民:“……”
雖然顧長清這么說,但他們還是覺得這事和顧長清有關。
村民們只是猜測,八月已經肯定顧長清早知道毛驢要撅蹄子。
難怪顧長清要拉著他走隊伍最后面,這是怕毛驢把他們兩個也踢了。
毛驢傷了人,一時間,王家人也不敢再騎,最后決定把行李放上去。
誰知這毛驢鬼精鬼精的,剛開始往上放行李的時候好好的,可行李放多了,那驢又開始撅蹄子了,把背上的行李全甩了下來……
王家人都快瘋了。
王大樹當機立斷:“這驢先借給大家半天,我們說話算話。”
結果,由于毛驢連著兩趟撅蹄子,這會兒沒有村民敢嘗試。
村長目光一閃,道:“這樣,既然大家暫時不需要毛驢,那我就先牽回去,看能不能給它安排點什么活。”
“總不能白白浪費這么好的腳力。”
大家心里不舍,又不敢冒險,只能眼睜睜看著村長牽走毛驢。
江村長之所以一力主張顧長清把毛驢讓出來,除了不想讓顧長清好過之外,也是盯上了這頭驢,希望這頭驢減輕自己家的負擔。
逃荒路上,有車,特別是有牛車的人家都相對輕松,村長家除外。
實在是村長家人太多了。
一輛板車連一半的行李都沒裝下,牛車也占了一大半位置,這還是在很多大件沒搬走的情況下。
牛車上裝完行李空出來的位置,讓孩子坐。
但家里孩子多,那點位置根本不夠,最后是六歲以上的孩子自己走,一二歲坐不穩的孩子大人抱著,中間三四五歲的七八個小孩子擠在牛車上。
就連江老頭江老太,都沒機會坐車,得自己走。
但就從出發到現在這么一會兒,都沒走多久,走路的孩子就叫嚷著走不動,不走了,要坐牛車,要抱。
本來就是啊,都是孩子,憑什么弟弟妹妹有人抱,有車坐,他們幾個就要走路?
小孩兒鬧得沸反盈天,大人沒辦法,只好抱一段,再讓他們走一段。
沒多久,江老太又開始作妖,說走不動了,要坐車。
村民們都看著,江村長兄弟幾人,總不能不孝父母,又沒辦法,把車上的孩子抱下來,各自大人抱著,讓兩個老的坐上去坐一段兒……
江村長身為村長,要維護整個村子隊伍的秩序,安排隊伍各項事務,自然管不了家里的事,所以板車其他兄弟子侄輪流推,牛車輪流趕。
如此一來,老的小的舒服了,中間的青壯年吃不消了。
這會兒,村長把驢牽回來了。
把牛車上的行李轉移了一部分到毛驢身上,把牛車空出來,幾個小孩能全部坐上去,大人不用抱小孩,一下就輕松多了。
而且他十分小心,一直在計算著行李的份量,在毛驢撅蹄子之前,停止加碼。
事實證明,他做對了,毛驢果然沒有暴走,老老實實馱行李。
江村長十分高興,心里盤算著怎么想辦法把這頭毛驢搶過來,供他們一家人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