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晶雖然知性冷靜,但身為央臺的記者和主持人,也是言辭鋒利的。
聽到妻子的話,趙攝影師有些吃驚。
“你是說?蘇毅他是體制樹立起來的人物?”
“就算一開始不是,他踩著這么多人上位,現在也是了而且還不給人機會,要不然我的紀錄片怎么會不過審。同樣是敏感的紀錄片,他就能快速過審?還不是感受到了我的威脅,著急了!”
盡管趙攝影師覺得有些夸大,但還是本能的相信了妻子的陰謀論。
因為蘇毅的成功,不過5年。
對于一個明星來說,尤其是不靠演技的明星,5年的時間很漫長了,可能一開始不火,以后也不會火了。
但是對于體制內來說,5年能成為科級就不錯了,尤其是電視臺這種地方。
不光要人脈,還要機緣和才能。
所以當初在2005年的時候,不少人一聽蘇毅進入地方電視臺成為執行導演,同班的一些有門道的同學,還在嘲笑蘇毅。
因為90后的下崗潮之后,很多城市的鐵飯碗,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很多人認為沒有進取精神,才會去體制內工作。
因為需要熬的時間很長,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混成什么樣子。
能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人,或者是經常在電視上出現的演員名字,基本上都是經過‘廝殺’,已經出人頭地的。
柴晶從非專業出身到95年第一次主持節目,再到2001年進入央臺,2003年深入疾病區域一線奮戰。
如今已經2011年,整整16年過去了。
柴晶還算是幸運的,如此的拼搏,才在13套的新聞頻道,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為十字會的事情,還準備給柴晶一個新的節目。
名字叫做《看見》,是跟另外一個知名主持人一同主持的。
準備這次在蘇毅的紀錄片播放后,柴晶寫一個報道。
在《看見》節目組上,還要采訪。
本來這都是好事,柴晶也能知道臺里對自己的重視。
但是有了那檔傾盡柴晶心血的紀錄片被審核后,說不清道不明的那種情緒,逐漸占領了柴靜的心理。
才5年的時間,蘇毅已經成為了總局司長,在總臺也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可以如此的說,蘇毅走的道路除了拍攝電影那些以外,就是柴靜所羨慕的,也是夢寐以求的。
“之前的審核不是已經通過了嗎?到時候我準備聯系一些朋友,給你的記錄片引流,而且要取得國際方面的注意。”
看到自己妻子心情低落,而且滿懷怨恨。
趙攝影師雖然對于這些事情還有些不理解,但是他決定要幫助一下自己的妻子。
盡管之前的方式都失敗了,但是他也要盡自己所能。
這次蘇毅的方式很是巧妙,是利用了龍視聽的影響力。
在短時間之內,獲得了大量的關注。
這次就是一個熱點,他們可以趁勢推出自己的公益宣傳短片,盡管現在總局還沒有審核通過,不過他們可以學習蘇毅之前的模式,先斬后奏。
柴晶一瞬間就明白了自己丈夫的意思,她猶豫了一下。
“先斬后奏這種事情,只有蘇毅做成了,尤其是在央臺。我怕出現什么危險,——不過最近的確是有一個好機會,正好有一期關于節能減排的節目。而且采訪的是中科院的院士。”
本來柴晶還在猶豫,不過看到電視上那檔紀錄片之后,她的心中立馬堅定了想法。
電視節目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