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差不多在半個月之內,初步的完成了山區內的通訊、電力覆蓋,這些都是在政府的幫助之下完成的。在此我們感謝加班加點的工人,以及各個慈善機構的協助。”
蘇毅臉上也有著激動。
因為這件事情不光是為了小劉老師洗刷冤屈,讓做善事的人安心。
還有著劃時代的意思,他結合了前世的方式,找到了拯救這種偏遠地區的方式。
慈善也好,公益也罷,關注度和善心,這都是有"耐性"的。
耐性一旦消失,甚至會產生反感。
在前世的時候,蘇毅就曾經看過一些公益類的直播。
看到那些可憐的殘障人士,每次刷到的時候,他都忍不住點進去看看。
但全部都是要捐錢的。
一次兩次可以,三次四次也都行。
但是再多,心里會產生一種抗拒。
尤其是看到那些人反復的用一個視頻的時候,而且就算是捐了錢,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幫助了。
這種時候,心中就會莫名的出現更多的煩躁情緒和抵抗心理。
蘇毅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公益事業變成這樣。
“我們不會因為人情,反復的幫助一個地方,而完成所謂的"人情公益",但這里是我們的一個試點,到時候也會幫助更多的地方!我們不會再要求網友們直接捐錢。”
蘇毅的話讓無數觀眾都充滿了疑惑。
這次不光是宣傳部門的領導,其他幾個部門的領導也都在關注。
因為這件事情的影響力不小,不弱于之前的旅游節目。
現在蘇毅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很多部門,成為社會的熱點。
剛才的"臭蟲"被捏死,他們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蘇毅若是出手,這些小人物肯定會很快就消失。
他們更加關注的是蘇毅接下來的舉動。
其實弄出這么大的陣仗,各個部門參與的不少,上面多少也知道一些。
但卻不知道具體的細則。
因為他們做的都是基礎設施。
“先給大家看看施工現場,其實也是很震撼的!當然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也只是幾個片段,到時候我們會開啟其他地方的直播,以及記錄片的形式。”
蘇毅為了讓直播的觀眾們相信,也為了證明自己這一段時間真的很忙,將一些施工的片段拍攝了下來。
“轟隆!”
巨大的推土機,將原本有點破舊的道路旁邊,硬生生的推平。
這是在修復道路,也是在擴路。
施工速度很快,明顯是要速度。
推土機、挖溝機等大型機械設備都沖了上來。
而一旁正在修路,另外一旁各種貨車也用旁邊的路在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