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寶蓉軒每逢月末都會休息一日,固定了時間休息,客人也不至于就跑了空趟。于氏鋪子里人多,倒是不用親力親為。
尤其是自從林青娘來了繡鋪后,紅云、黃姍、彩蘭也跟著來了繡鋪,繡鋪一下就熱鬧了,于氏和陳母把繡鋪的工人分為兩撥輪流休息。
于氏特意把休息的日子定成和寶蓉軒一樣,這樣一家人也能一塊做些事。
今日一大早,于氏和秦蓉早早地就起來了,她們一家人打算一道去于家,探望探望于老爹和于老娘,也去瞧瞧于大嫂的情況。
懷胎十月,這都半年過去了,肚子應當是很大了。
秦蓉一家人出門時還順道在東街的點心鋪子和蜜餞鋪子買了些點心和蜜餞。秦蓉一家人說說笑笑的就到了于家巷子口,今日巷子口圍著許多人,熱鬧得很。
秦悅有些好奇,多看了兩眼,“今天怎么這么熱鬧?”
有人眼尖瞧見了于氏,笑著招手,“貞娘,貞娘,快來拿喜糖沾沾喜氣,袁老大家今日嫁閨女啦!”
于氏聞言也笑了,“阿云嫁人啦,那可真是喜事啊!”
袁老大家里境況不錯,平時為人也實在,在鄰里間關系都不錯,袁老大家人丁也鑫旺,生了四個兒子,就是想要個閨女,后來終于生了一個閨女叫袁愛云。
今日就是袁愛云出嫁的日子。
“阿云說的是哪家的郎君啊?”于氏好奇地問道。
馬大嬸道:“是西街的分水巷的王家,他家郎君是府城醫館的學徒。”
“那阿云不是也得跟著住去府城吶?”
“可不唄,阿云真是好福氣啊!對了貞娘,阿蓉、阿悅是不是也到了可以說親的年紀了,十七可不小了呢……”馬大嬸道。
于氏應道:“是啊,我們阿蓉十七了,不過,沒有好郎君我們家阿蓉也不急。”
馬大嬸不贊同地道:“貞娘,可不能這么說,女大不中留,留來六去留成仇。阿蓉這個年紀可不小了,你得好好尋摸尋摸,別到時候好郎君都被別人搶跑了。阿悅倒是不著急,但是也好先相看起來了。兒女們長大就是一眨眼的事,你可得多留心吶。”
馬大嬸從前對于氏就不錯,當時于氏要嫁秦鐵柱,她還勸來著。于氏知道馬大嬸不是惡意,便笑著道:“知道了,嬸。”
馬大嬸笑著道:“不過你也莫要太著急,人和人之間是有緣分的,有好郎君莫要錯過,沒有好的也莫要著急。阿蓉能干,阿悅也不差,本就是該如珠如寶地疼的,千萬莫要因為著急就嫁閨女。現在的郎君啊,有些也真的是不行。”
于氏知道馬大嬸是真心為閨女們考慮便挽著她的手道:“大嬸,我知道了,我不會草率的。過日子這種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不好還得她們自己也愿意。”
馬大嬸應道:“是這樣,但是你這個做娘的,也得把好關。貞娘,大嬸多說幾句你別嫌嬸子煩。咱們都是吃過苦,受過罪的,若說世間的冷暖也算是嘗盡了,這些事對于孩子們來說,都遠得很,越是如此,我們越該多叫她們知道一些。”
“好……”
秦蓉、秦悅和秦怡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起初秦怡還覺得有些不耐,后來倒也是聽進去了,老人的智慧,有的時候真的是經驗的累積。
秦悅看向了秦蓉,有些欲言又止。
秦蓉笑著問她,“阿悅,這是怎么了,一副要說不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