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峪的算盤打得不錯,可惜,魏征并不是普通人。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戶部尚書劉政會向李世民奏本,匯報今年的收成和糧食價格。
“陛下,今年風調雨順,我大唐各地產糧數量都大大的增加,特別是江南各地,稻米產量激增!”
“以前一石糧至少需要二十文,而現在只需三文即可買到一石糧食,就算是普通百姓也吃的起了。”
劉政會大聲說道。
李世民聽得非常高興,他哈哈大笑。
“好,好極了……”
“讓百姓可以吃得上飯,這就是朕最大的心愿!”
諸位大臣連聲恭賀,就在這個時候魏征站起身。
“陛下,這有何可高興的?”
李世民愣住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個魏噴子居然能在這個時候站起來。
“魏征,你這是何意?我大唐糧食豐收豈不是好事?為何不能高興?”
“陛下,谷賤傷農啊……”
魏征一句話就讓李世民卡殼了。
“雖然糧價低賤可以讓百姓吃飽飯,但是如此低的糧價卻并不正常!”
“畢竟農戶以前還能靠著賣糧賺到一些銅錢,但是現在一石糧食卻賣不到以前糧價的兩成,長久以往……誰還會多種糧食?”
“難道陛下只看到了眼前的一點點好處,就沒有想到以后的壞處嗎?”
魏征繼續輸出。
李世民驚了,他順著魏征的思路想了想,發現魏征說的極有道理。
糧食不值錢,那么農戶種糧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到時候他們只種每年自己的口糧,萬一再碰到災年,豈不是要直接崩盤嗎?
房玄齡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
“陛下,魏征所言雖然有些夸大,但是卻不無道理……”
“此危害雖然短時間內看不出來,但是兩三年后必會有大危險,不得不防啊。”
他沉聲說道。
李世民微微點頭。
“那你們認為該如何處置?”
“國家必須出手干涉糧價過低的情況,實在不行由戶部出資大規模收購糧食,存入太倉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陛下,未雨綢繆要好過臨陣磨槍啊……”
魏征大聲說道。
李世民還沒說話,劉政會倒是站了出來。
“魏相,戶部哪有那么多銀子采購多余的糧食?此次發兵吐谷渾耗費的銀子數量也不小,我國庫早就空了一半了。”
“再說了……太倉之中已經儲滿了糧食,繼續儲存完全沒有必要,反倒是會造成無端的浪費!”
“現在擴建長安城也是一筆巨大的花費,目前所需銀兩還欠著人家教坊的呢,您讓我從哪里弄到這么多銀子?”
“如果繼續收購糧食,那就要擴建太倉規模,請問這筆銀子戶部又該欠誰的?”
“欠著你魏相的嗎?”
他極力抱怨道。
滿朝文武只有他這個戶部尚書最難過,天天為了銀子愁的頭發都白了,這些大臣卻只顧增加問題,不替戶部著想,他也是怨念沖天。
魏征看都不看劉政會。
“陛下,戶部的問題自然需要戶部去解決,臣顧不了那么多!”
“臣只知道必須解決糧價過低的問題,請陛下明察。”
劉政會聽言瞪著魏征,他氣的七竅生煙。
“魏征,這個戶部尚書要不就由你來做吧,我劉政會是干不了了!”
他直接指著魏征的鼻子破口大罵。
魏征依舊是面不改色,他一向就是如此,朝堂之上得罪的人不計其數,不過這也是李世民希望他成為的模樣。
“劉政會,稍安勿躁,魏征也只是諫言而已,你急什么?”
李世民一看這兩個要吵起來了,他馬上開口。
劉政會無奈,也只能退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