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提醒了莫一兮,告訴他不是他的殷若拙,清醒后的莫一兮不忍心看著心愛的青兒傷心難過,就帶著她去找到了師兄。但沒有想到此時正是殷若拙得道的關鍵時刻。他對于青兒的到來是很矛盾的,面對青兒的質問,他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只好謊稱自己愛上她和她成親都只是為了得道。因為曾經擁有,才能真的放下。
她知道殷若拙還愛著自己,說那么多絕情的話都是為了讓自己離開。于是,她提出和殷若拙一起離開蜀山的建議。無論她怎么勸說,殷若拙都不肯和她一起離開這里。而她見到殷若拙即將進入癲狂,她連忙求助莫一兮。
可是此時的殷若拙的心魔已深,能夠幫助他的也只有他自己了。就在殷若拙無法接受自己的付出與失去,他想要一死了之。青兒她及時喊話把殷若拙攔了下來,然而此時的他還是無法面對自己。青兒的一番話讓他感到更加的迷茫。他徹底陷入了癲狂。
在一聲“我明白了”后,殷若拙終于大徹大悟,悟出了道的真諦,領悟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他終于得道了。他向青兒喊出了那一句“青兒,我愛你!來吧!”。他把青兒召喚到了自己身邊,引導青兒參悟了她的道。
那一片平靜的湖面下,藏著別人看不見的波濤洶涌。殷若拙(劍圣)對她說,對一切生命的大愛,保護它們、孕育它們,才是女媧之道。于小愛而言,他她對殷若拙誓愛不悔的;但于大愛而言,完成女媧后人的使命才是最重要的。就這樣,兩人都得道了,放開了牽著的手,化小愛為大愛,把自己的愛獻給這世間萬物。
(四)
青兒得道了,并欣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擔起了自己的責任。她選擇了小愛,她決定回到南詔國和巫王成親,完成自己的使命,成全自己的大愛。而莫一兮對她的感情更加執迷,雖然他放不下,但還是決定親自護送青兒回到南詔國。
在回南詔國的路上,莫一兮再次拿出那一半吊墜向她進行表白,試圖延續這段戀情。此時的她在經歷這件事情后,明白了自己的道就是嫁給南詔國的皇帝,和他一起治理國家,一起造福百姓,完成女媧后人的使命。
她不會再貪戀人世間這點小情小愛,婉拒了莫一兮對她的表白。青兒一而再再而三對他說過,他的愛只是他的執念,兩人并沒有關系。他們沒有相愛過。他是莫一兮,不是殷若拙。因為吊墜的傳說,他固執地認為,這是一段青兒是他錯過的緣分。
青兒把自己的另一半吊墜也給了莫一兮,希望他可以早日找到自己的心愛之人。他依舊沒能看清,更沒能放下,從此成了酒劍仙。他不死心,哪怕是到了南詔國還是糾結于此事。
(五)
青兒回到南詔國后,她不愿意欺瞞巫王,第一時間就把自己在人間游歷的三個月的事情都說給了巫王,也承認了自己在游歷過程中遇到了真愛,心里曾經放棄了巫王。
巫王并沒有怪罪青兒,并告訴她,他一直在等她,哪怕她現在拒絕,他還是會等她,而南詔國皇后只有青兒一個人才配。她看到巫王那么善解人意,已經明白巫王對她的愛。她決定放下一切,安心和巫王成親,成為南詔國的皇后——巫后。
沒有想到莫一兮又冒了出來反對她和巫王的婚事,巫王以為她就是青兒口中說的那個真愛,沒有怪罪于他的魯莽,還原諒了他,寬慰了他,并表示大婚一日會好好招待他。因為巫王真的愛青兒,他認為愛就是屈服,一個人因此會變得十分卑微。
(六)
巫王和青兒一起治理著南詔國,相濡以沫,兩人一起共同養育了可愛的女兒——趙靈兒。可是好景不長,拜月教主卻迷惑巫王和南詔國的子民,要把她當成妖怪處死。在南詔審判臺下,人群里激憤四起,“殺皇后,除妖邪!殺皇后,除妖邪!”
青兒在審判臺上看著眼前非常混亂的一幕,但她一臉平靜的樣子,沒有一絲一毫的憤怒。因為她知道她的子民是受到了拜月的蠱惑,認為她是褻瀆神靈的妖女,才會逼著巫王下令殺死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