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一能和拜月教主抗衡的估計只有蜀山的獨孤劍圣了。獨孤劍圣名為殷若拙。他一百年前差點使蜀山差點滅門的姜明的小師弟,他也是酒劍仙的師兄。
看完仙劍一,一直都不明白為什么他明明有哪個能力救所有的人,卻一個人也沒有救,只是看著李逍遙的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這也許就是他修的大道吧。
為什么他這么強,卻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對付拜月的事情,口口聲聲所說的“道”,是對自己的心靈慰藉,是逃避現實的表現。其實他從來不出手,是為了他的道,他不能加以干預,那是他對天下蒼生的負責。
獨孤劍圣之所以得道一定要感謝兩個人,第一個就是他的師兄姜明,第二個是他的酒劍仙。
姜明是蜀山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才,為了悟道,他選擇下山去經歷,想要找尋自己要的道。在這這個過程中,她愛上了一只狐妖。兩人的悲慘故事深深地影響著劍圣。作為目睹姜明事件的唯一幸存者,他應該從小都在思考師兄姜明的話”我沒有拿起過,談何放下“。長大后的他一直在蜀山刻苦練功。
然后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春夏秋冬。他一直在湖面上遲遲達不到上善若水境界。眼看境界一直沒有突破,他選著和師兄一樣去山下悟什么是道。他一早披好行囊和師傅告別,便下山去歷練了。豈料半路卻被他的師弟酒劍仙攔住去路,他把一半吊墜給了劍圣,還告訴他關于吊墜的故事,也是這一枚吊墜成全了他入道。
相傳遠古有一個傳說,每個人生來就是一個半體,只有找到另一半吊墜才算完整。只要找到拿著另一半吊墜的人相遇,就會受到上天無盡的祝福,從此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劍圣下山后果真遇到了那個拿著另一半吊墜的女孩,自己命中注定的愛人——女媧后人青兒。他和青兒一起游歷人間,一起經歷人間冷暖,嘗遍了世間的榮華富貴和悲歡離合。兩人對彼此的愛海枯石爛。轉眼青兒的三個月游歷到期了,她要回南詔國履行婚約。
但他不肯放青兒離開,他不管什么世俗,一定要緊緊地抓住青兒。這份感情也讓青兒無法割舍。于是,兩人私定了終身。但沒想想到,他們成親的當晚,他想起了此次下山就會為了悟道,而不是現在的兒女情長。他發了瘋似的拋下了青兒回到了蜀山。
他回到蜀山后,每日站在湖面上依舊不能大徹大悟,不能找到自己的道。有一天,他已經到了得道的關鍵時刻,可是青兒還是來找他了。他很是生氣,不是生青兒的氣,而是生自己的氣,明明他壓根就放不下青兒。他內心很是矛盾。
面對青兒的質問,他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只好謊稱自己和她成親就是為了悟道。因為只有曾經擁有,才能真的放下。但青兒很聰明,一眼就知道他在說謊,她更知道劍圣還愛著他。青兒和他提出一起離開蜀山,無論她怎么勸說,他都不肯和青兒離開。此時的心魔已深,只有自己才可以幫助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