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的印象中,每年清明節過后,有一方遠房親戚山上的荔枝樹上就會掛滿荔枝。小舅舅告訴她,那時的荔枝是橢圓形的,和花生米一般的大小,全身長著小疙瘩,看起來和摸起來都很粗糙的。到了六、七月份荔枝就會漸漸長熟,漸漸變尖了,變長了,像一個個小小的金字塔摸起來有點刺手。
一開始荔枝是青綠色的,接下來就變成青中帶一點紅了,最后幾乎都變成紅的了,那就代表荔枝熟了。一簇簇沉甸甸的荔枝,把荔枝樹的樹枝壓彎了腰。一陣風吹過,荔枝就像害羞的姑娘,拉過綠葉遮住自己的紅紅的臉蛋。
如果吃到沒有熟透的荔枝,那么就是甜中帶點兒酸澀;熟透了的荔枝吃起來讓人覺得甜津津的,越吃越上癮。當你輕輕地咬開它的果皮,就可以看見那潔白的果肉,咬上一口,清甜的汁水讓人回味無窮。
荔枝的種類有很多,最早成熟的荔枝叫三月紅,有核大肉少的黑葉,有肉厚核小的妃子笑、糯米糍、桂味等等。很多地方的品種是不一樣的,但也有很多地方是以荔枝出名的。
詩人蘇東波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想必嶺南的人們都很喜歡吃荔枝吧。
往年都是小舅舅一個人去親戚家摘荔枝,或者是人家大老遠把荔枝送到外公外婆家里。今年,趁著九月放暑假了,小舅舅決定帶著九月和小表弟一起去親戚家摘荔枝,過把摘荔枝的癮。
這個暑假,九月真的覺得非常榮幸,托小舅舅的福,可以去那么遠的地方摘荔枝。說實話,這是她那么大第一次摘荔枝。在去遠房親戚的路上,她充滿了期待與感到異常興奮,看著車窗外一路美景,在車上傻呵呵地笑著。
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了親戚家!一下車,車站附近已經有不少人在賣荔枝了,看著那誘人的荔枝,恨不得馬上就能吃上幾個,過過嘴癮。空氣里彌漫著的都是荔枝的那股誘人的香味。
在路上的時候,九月已經注意到了經過的路上的一些小山丘就是一大片一大片荔枝林。綠色里有許多紅點點,墨綠色的葉子把荔枝襯托得更加鮮艷奪目。
有一次,我吃荔枝吃得太多了,第二天發現喉嚨有點沙啞,媽媽告訴我荔枝吃多了會上火的,正所謂“一棵荔枝三把火”就是這個道理了。要是你想多吃荔枝又不上火的話,我告訴你一個吃荔枝的秘訣,就是每次吃完荔枝就喝杯鹽水,這樣就不會上火了。
七月盛夏,天熱得連蝴蝶都只敢在樹蔭下飛,好像怕陽光灼傷了它們美麗的翅膀。七月盛夏,湛藍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雖然天氣如此炎熱,但是絲毫沒有阻礙荔枝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