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任務是給家人打下手,遞這遞那。那時候,水果缺乏,荔枝自然成了我們的最愛。當我們摘下一串荔枝時,總是忍不住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然后挑最大最紅的那個剝了皮就往嘴里塞。吃飽了荔枝的我們,一會歡歌,一會笑語,摘荔工作就變得雖累卻樂。
在我十三四歲時,摘荔枝成了家里人人都要參加的勞動。我開始體會到其中的艱辛。荔枝果期很短,大概一個月左右。荔枝初熟時,果農上午摘果,下午休息。當荔枝大出時,果農忙得不可開交。每年荔枝的豐收期恰逢端午節,變化無常的天氣更是增加了摘荔的難度。
時而電閃雷鳴,傾盆大雨;時而艷陽高照,揮汗如雨;時而東邊晴西邊雨……被雨水浸泡的荔枝一遇上陽光就容易爆裂,引來蚊叮蟲咬,孳生的病菌造成生荔枝大批脫落。被猛烈陽光曝曬的荔枝成熟過快,農民采摘不及,熟透的荔枝就會變成暗紅色,被收購商嫌棄。所以,果農就像上了發條一樣,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山上摘荔枝。這樣高強度的搶摘工作要持續二十多天。
記得有一年,荔枝大熟期的某天,母親與收購商預定了500斤任務。凌晨四五點鐘,天還是一片漆黑,我們一家人就要拿著電筒,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荔枝嶺出發。偏偏天公不作美,摘著摘著,大雨傾瀉而下。我們連忙鉆進低矮的草棚里躲雨。這雨下了整整兩個鐘頭,我們心急如焚:荔枝還沒有摘夠任務呢!
當雨水漸停,我們便趕忙摘起荔枝來。這時,荔枝樹干又濕又滑,樹葉上也托滿了雨水,只要輕輕一碰,那些雨水就像斷線的珠子全散在我們的頭上、臉上、身上。不一會,我們全身都濕透了,一陣山風吹來,背脊涼颼颼的。擅爬樹木的我,最喜歡摘樹梢那兒的荔枝了。
它們經過雨水的沖刷,越發清新脫俗!我踮起腳尖,把手探得長長的,可是夠不著,我挪了挪腳,繼續往上爬。不料,我的腳踩空了,“啪”的一聲重重地掉在地上,像四腳朝天的烏龜。母親連忙跑過來,輕手輕腳地把我扶起來,嘴里不停地問:“傷了嗎?傷著哪……”可我全身疼得說不出話來。
幸好我身上的傷只是皮外傷,不過一兩周的時間,我又活蹦活跳了。
種荔那么辛苦,摘荔又是那么危險,但母親卻堅持了二十多年,用種荔枝賺的血汗錢供我們成長、讀書。小時候我曾經無數次思考:是什么讓瘦弱的母親堅守種荔二十多年?
長大后的我漸漸明白:是養育我們的責任讓她變得這般堅強能干,又是對我們的愛讓她這般持之以恒。為了孩子們的成長默默地堅守著貧瘠的土地,為了創造美好的生活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
現在,母親年事已高,好幾年不種荔枝了;而當初在荔枝地里摸爬滾打的我已成為一名教師,再也不用摘荔枝了。可是,當每年五六月,荔枝紅透漫山遍野,荔香彌漫幽幽山谷時,那些摘荔的往事又浮現于我的眼前,激起一波波漣漪;摘荔的甜,摘荔的苦一直縈繞在我的心田。在我看來,摘荔的往事于我,不僅僅是少年時的記憶,更是母親濃濃的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