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考試的試卷墨跡未干,九月的書桌上已然鋪滿了計算機一級考試的備考資料。窗外的梧桐樹還掛著深秋的金黃,卻擋不住圖書館里此起彼伏的鍵盤敲擊聲。自習室的白熾燈在她頭頂嗡嗡作響,照亮了攤開的教材、密密麻麻的筆記,以及那臺老舊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跳動的光標。
九月對著鏡子理了理碎發,鏡子里映出她眼下淡淡的青影——那是連續兩周熬夜刷題庫留下的印記。深秋的寒意滲入骨髓,她呵出一口白氣,在玻璃上凝成薄薄的水霧。\"不求高分,只求穩過。\"她用指尖在霧氣上寫下這行字,呵氣凝結的水珠順著筆畫蜿蜒,像是給誓言鑲上了一層晶瑩的邊框。字跡很快消散,只留下模糊的水痕,正如她對這場考試的忐忑與期待。
計算機考試于她而言,是場猝不及防的遭遇戰。初中時的計算機課,不過是在布滿灰塵的機房里,對著金山打字筒練習盲打。那時的機房里,主機箱永遠散發著焦糊味,顯示器還是笨重的crt屏幕。彩色的字符在屏幕上跳動,與窗外的蟬鳴一同構成了少年時代對信息技術的全部認知。
高中三年,所謂的計算機課程更是簡化成了基礎的復制粘貼操作,老師在講臺上演示一遍,學生們機械地重復著ctrl+c和ctrl+v的指令。
直到踏入大學校門,她才真正見識到計算機世界的廣袤天地。第一次打開word文檔時,密密麻麻的功能區讓她想起老家集市上擁擠的人群,而excel表格里排列整齊的單元格,更像是等待破譯的神密密碼。
實操課上的場景總是充滿戲劇性。來自沿海城市的張明熟練地用快捷鍵完成文檔排版,指尖在鍵盤上翻飛的模樣,讓九月想起小時候見過的鋼琴家。他甚至能閉著眼睛操作,那些復雜的組合鍵在他手下如同靈動的音符。
家境優渥的李薇早已精通ppt動畫制作,她設計的幻燈片色彩絢麗、特效流暢,總能收獲老師的贊嘆。有次課堂展示,她用3d動畫模擬了太陽系的運行,讓全班同學驚嘆不已。
而秀秀和娟娟這樣的本地學生,此刻正像被困在數字迷宮里的幼獸。她們第一次接觸真正的計算機操作,連最基本的操作都顯得笨拙而艱難。
有一次練習制作課程表,秀秀誤觸了全選鍵,整個屏幕突然被藍色覆蓋。她驚慌失措地拍打著鍵盤,慌亂中差點把水杯掀翻在主機上。九月沖過去時,正巧看見娟娟對著黑屏的電腦抹眼淚——原來她誤點了關機鍵,半小時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機房里此起彼伏的鼠標點擊聲,在她們聽來更像是無情的嘲笑。
\"九月,這個函數到底怎么用啊?\"某天傍晚,秀秀抱著快要散架的筆記本跟在九月身后。夕陽把兩人的影子拉得老長,斜斜地映在食堂的自動扶梯上。秀秀指著屏幕上亂碼般的公式,聲音里帶著哭腔。
九月注意到秀秀的食指上貼著創可貼——那是前幾天練習打字時,因為過度用力導致指甲劈裂留下的。這個發現讓九月心頭一顫,她突然意識到,這場考試對有些人來說,不僅是學業的挑戰,更是改變命運的跳板。對于像秀秀這樣來自小城的孩子,掌握計算機技能或許是她們通向更廣闊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