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六點半,圓桌上已擺滿了琳瑯滿目的菜肴。油亮的糖醋排骨裹著琥珀色糖霜,在燈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梅菜扣肉顫巍巍躺在瓷碗里,肥瘦相間的肉片浸在深褐色的湯汁里;最驚艷的當屬水晶蝦餃,半透明的木薯粉皮下蜷著鮮紅的蝦仁,好似裹著晚霞的月牙。“多吃點,長個子。”大姨夾起最嫩的魚肉放進她碗里,又把蝦餃推到跟前,“嘗嘗我新學的做法,用木薯粉和的皮,透亮著呢!”小侄子舉著勺子,眼巴巴盯著糖醋排骨,口水都快滴到碗里,逗得全家人笑作一團。
窗外,元宵的月光漸漸爬上樹梢,屋內,歡聲笑語伴著飯菜香飄向夜空。這場臨時的團圓宴,沒有華麗的排場,卻盛滿了家人最真摯的愛。九月望著眼前的熱鬧場景,夾起晶瑩的蝦餃咬下一口,鮮美的汁水在舌尖綻放——這大概就是幸福最本真的味道。
飯后,大哥開著電車搭載大侄子,大嫂開著另一輛電車,搭載九月和小侄子。出發前,大嫂轉過身,從座位旁拿出一個精致的盒子:"九月,這是給你的元宵禮物。"打開一看,是一盞小巧的宮燈,燈罩上繪著精美的花鳥圖案,輕輕搖晃,還會發出清脆的鈴鐺聲。九月愛不釋手地捧著宮燈,暖黃的路燈下,大嫂的笑容比燈籠還要明亮。
教育路上早已是一片燈的海洋。街道兩旁的梧桐樹上掛滿了紅燈籠,地面每隔幾步就擺放著蓮花燈,燈影搖曳間,整條街仿佛漂浮在銀河之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路口那座大型的龍鳳呈祥燈組,三丈高的燈架上,金色的龍與紅色的鳳栩栩如生,龍須和鳳尾綴滿led燈珠,隨著音樂節奏明滅閃爍,引得路人紛紛駐足拍照。
大嫂一手牽著小侄子,一手挽著九月,沿著燈廊慢慢走著。"你看這個鯉魚燈,寓意年年有余。"大嫂指著一盞會擺動尾巴的鯉魚燈,耐心講解,"還有這個走馬燈,轉動時能看到三國故事。"九月仰著頭,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精美的花燈,每一盞都像是從古代詩詞里走出來的精靈。小侄子興奮地蹦蹦跳跳,手里的兔子燈撞在石板路上,發出"咚咚"的響聲。
空氣中飄來陣陣甜香,糖畫攤前圍滿了人。老師傅用小湯勺舀起融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勾勒,轉眼間,一條活靈活現的小金魚就誕生了。大嫂給兩個小侄子和九月一人買了一支糖畫,三條晶瑩剔透的小金魚在月光下泛著蜜糖色的光澤。大哥則拎著剛出爐的糖炒栗子,剝開一顆喂進大嫂嘴里,又遞了幾顆給九月,栗子外殼裂開的瞬間,香甜的熱氣撲面而來。
轉過街角,一處掛滿燈謎的長廊映入眼簾。數百張紅色紙條在風中輕輕搖曳,宛如一片絢爛的紅色云霞,將夜色染得喜慶又熱鬧。長廊上方的燈籠次第亮起,暖黃色的光暈下,來往人群或駐足思索,或低聲討論,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咱們來比賽猜燈謎吧,輸的人請吃冰糖葫蘆!"大哥興致勃勃地提議,摩拳擦掌的模樣活像個準備上賽場的孩子。九月和大嫂對視一眼,立刻來了精神,三人帶著小孩迅速分散開來,投入這場充滿趣味的"智力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