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花生的工作持續了整整兩天。傍晚時分,九月站在院子里,看著大姨和大嫂拉回滿滿一車花生。夕陽的余暉灑在花生藤上,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花生堆里還夾雜著幾只小蟲子,在暮色中倉皇逃竄。大姨擦了擦汗,指著花生堆說:“得趕緊攤開曬,明后天要是下雨,可就麻煩了。”
月光爬上屋檐時,九月仍在幫忙。竹席上鋪滿了花生,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褐色絨毯。她蹲在席子旁,借著昏黃的燈泡檢查有沒有遺漏的泥土。微涼的夜風拂過,帶著淡淡的花生香氣,混著遠處稻田里若有若無的稻香,編織成鄉村特有的夢境。
雄雞嘹亮的打鳴聲撕破晨霧,九月揉著惺忪睡眼推開木窗。剎那間,絢爛的朝霞如潑灑的胭脂,將整片天空染成醉人的橘紅色,幾縷金色的晨光斜斜地灑進院子,給竹席上的花生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晨露未散的花生殼上,折射出細碎的光芒,仿佛無數沉睡的小燈籠在晨光中漸漸蘇醒。
九月披上薄外套,踩著微涼的石板路走進院子,木耙握在手中還帶著昨夜的余溫。隨著木耙輕輕劃動,沉睡的花生們發出\"沙沙\"的低語,像被喚醒的精靈般舒展開來。
九月小心翼翼地翻動著,讓每一顆花生都能盡情沐浴陽光。漸漸升高的太陽將暖意傾灑而下,空氣中的花生香氣愈發濃郁醇厚,引得隔壁家的大黃狗晃著尾巴湊到院墻邊,趴在矮墻上眼巴巴地張望,時不時伸出舌頭舔舔嘴唇,模樣憨態可掬。
等到日上三竿,花生褪去了最后一絲潮氣。大姨搬出自家編的大竹筐,三個人圍坐在樹蔭下,開始了摘花生的細致活計。竹筐里堆滿帶著翠綠莖葉的花生,九月隨手拿起一株,指尖觸到粗糙的外殼,能清晰感受到上面細密的紋路。輕輕一拽,飽滿的花生便\"啪嗒\"一聲落入掌心,還帶著淡淡的溫熱。
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需要十足的耐心。每株花生藤上都密密麻麻結著數十顆果實,既要控制好力度防止花生殼破裂,又得仔細查看每一處枝椏,確保不遺漏任何一顆。
大姨的動作嫻熟利落,指尖翻飛間花生簌簌落入筐中;大嫂一邊摘著花生,一邊逗弄懷中牙牙學語的小侄子。歡聲笑語中,竹筐里的花生漸漸堆成小山,空氣中浮動著淡淡的草木清香,將這個平凡的秋日早晨,釀成了最溫暖的記憶。
“九月還記得不?你小時候在這兒玩,把剛曬好的花生當石子扔,追著隔壁家的小狗滿院子跑。”大姨一邊摘著花生,一邊笑著回憶。她的指甲縫里嵌滿泥土,指尖被花生殼磨得發紅。
九月臉一紅:“那時候不懂事,大姨您還罵我浪費糧食呢。”
“哪舍得真罵喲!”大姨輕輕戳了戳她的額頭,“就怕你摔著碰著。記得有次你追狗追到田埂上,摔了個嘴啃泥,哭著鼻子回來,臉上全是泥巴,就剩倆眼睛滴溜溜轉……”
大嫂也跟著笑起來,她懷里抱著小侄子,小男孩正好奇地盯著竹筐里的花生,肉乎乎的小手總想伸過去抓。“小九月現在可是大學生了,哪還會干這種傻事。對了,小宇昨天還問我,姑姑什么時候教他認字。”
說起兩個孩子,院子里的氣氛更加溫馨。大姨講起九月小時候在村里闖的禍,比如把奶奶腌咸菜的壇子當鼓敲,結果整壇咸菜都糟蹋了;大嫂分享著兩個小侄子成長中的趣事,小宇學說話時把“花生”說成“發森”,鬧了不少笑話。
小侄子時不時伸手去抓竹筐里的花生,胖乎乎的小手抓得滿是泥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屋檐下的麻雀被笑聲驚動,撲棱棱地飛起來,又落在遠處的電線上,歪著頭打量著院子里熱鬧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