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陳有德發布的內容為基礎構想出來的形象和真實的陸清風開始發生沖突。
至于誰更可信,其實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了結果。
因為調侃質疑的彈幕在進一步減少。
而到了接下來的一段,粉絲終于爆發了。
節目導演問。
“為什么上學的時候沒看沈老師的作品?”
陸清風回答。
“因為那個時候讀他的作品會覺得太苦。”
回答這句話的時候,陸清風在微笑。
但了解他所有經歷的粉絲全都繃不住了。
「你們這些人根本沒有心,你們不知道他經歷過什么,他已經被網絡傷害過一次了,你們又在同樣的地方再次給了他一刀。」
那撲面而來的控訴讓不了解詳情的人疑惑。
「求求你們去了解一下的他吧。他真的是個好孩子,他一直在努力的活著,他的書是用親身經歷在告訴所有人,請大家好好的為生命起舞。」
「詳細的大家可以去看先鋒少年報的采訪,還有一期《星未來》訪談,看過以后你們就知道小鹿真實的樣子。」
有人無動于衷,但也有人耐不住好奇,開始去搜這些資料。
這些都在網上有記錄,很容易就找到了。
幫助蘇城警方破獲拐賣案件,如何利用自己的聰明拖住人販子。
又是如何把已經到了人販子手里的孩子要回來。
先鋒少年報都詳細的報道出來。
然后就是在記者的問題下,陸清風對做偶像經歷的回應。
并非他自己想去做,而是在很小的時候被父母送去了經紀公司。
所謂的學霸人設也非自己所愿,對于自己成績為什么這么差的回應。
依舊不靠譜的父母,貧困的生活。
采訪視頻中,當看到一身陳舊的校服,穿著脫膠的鞋子,干瘦矮小的小男生時。
所有人都無法把他和如今綜藝中的少年聯系到一起。
如果不是五官看起來一樣,可能會以為這是兩個人。
特別是視頻最后,這個生活貧苦的孩子掏出小錢包,用他們吃一頓飯可能都不止的全身家當付飲料錢的時候。
這些人終于繃不住了,內心陷入一種‘我踏馬還是個人’的靈魂拷問中。
「所以,這樣一個吃飯都困難,父母不管,獨自一人生活,把自己活的都沒個人形,還要靠寫作來賺取生活費的孩子,是怎么找到人給他代筆的?」
有人在這條報道下面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至此,陳有德提出質疑的底層邏輯開始坍塌。
因為,一切都不合理了。
如果是家中長輩代筆,就陸清風家里這個情況,父母要是愿意管他,也不可能把他餓成這個樣子。
且,父母要是有這種學識,家庭狀況從一開始就不可能變成這個樣子。
而找外人代筆,最起碼你要給人好處吧。
不然人家憑什么。
而且有這種文筆的人為什么不自己成名,要去做你一個窮小孩的幕后影子。
當情緒穩定下來,大腦開始思考的時候,很多東西其實都能看透徹。
只是在網絡上,有些人習慣性的放棄思考,只想找些樂子而已。
可隨著找樂子變成了別人手里的工具,這些人也不愿意了。
流量開始反噬。
……
這章先放出來,后面還有!</p>